內地供澳原水價格調升6.9% 政府:暫沒有計劃加居民水費

內地供澳原水價格調升6.9%

粵澳雙方日前簽署《粵澳供水協議之補充協議(六)》,訂定新一期內地供澳原水價格較上一期調整6.9%,為每立方米2.77元人民幣,考慮到疫後經濟情況,海事局表示,特區政府暫時沒有計劃調整居民水費,在供水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預料政府水費補貼支出會相應增加。

粵澳雙方代表周三(8日)於澳門海事及水務局大樓簽署《粵澳供水協議之補充協議(六)》,廣東省政府代表廣東省水利廳廳長王立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珠海經濟特區對澳門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海和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關小冰出席儀式並簽署補充協議。

粵澳雙方簽署《粵澳供水協議之補充協議(六)》

2022年政府水費補貼2.3億

海事局表示,內地供澳原水,主要來自西江磨刀門水道的取水口和珠海南系統水庫群。根據《粵澳供水協議》,粵澳兩地每三年協商供澳原水價格,當中主要根據過往三年的消費物價指數作出調整,新一期2023年至2025年的原水價格為每立方米2.77元人民幣,較上一期的2.59元人民幣上升6.9%。

居民的水費方面,過往會每兩三年調整水費一次,以反映水資源的真實價值,上次調整水費是2016年,而特區政府考慮到疫後經濟情況,暫時沒有計劃調整居民水費。2022年的政府水費補貼金額為2.3億澳門元,家居用水第一階梯每立方米水費中政府補貼約42%,在供水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預料政府水費補貼支出會相應增加。

海事局稱,為深化粵澳兩地在供水方面的合作,加強兩地供水資訊的溝通聯絡,除簽署補充協議外,粵澳雙方召開工作會議,並到本澳主要的供水基礎設施考察,共同探討交流和實地調研對澳供水安全工作,進一步加強保障澳門的供水安全。

為深化供水合作粵澳雙方召開工作會議

對上一次調升水費是在2016年,至今內地供應澳門的原水已有多輪加幅,現時內地供澳原水價格為每立方米2.59元人民幣。

今冬明春的鹹潮期已開始

澳門是一個極度缺乏淡水資源的城市。據海事局資料,2021和2022年,澳門有約99%的原水由內地供應,而每年冬春季的枯水期,鹹潮上溯影響包括澳門在內的珠江下游城市水質。去冬今春降雨量少,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協調珠江上游各省區,於枯水期至今共實施了7次水量調度,當中由澳門援建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累計向下游調水超過10億立方米,才有效保障安全優質的供水,免受鹹潮之苦。

由於珠海磨刀門最下游的供澳取水口——廣昌泵站近期的原水鹹度持續上升,珠海供水單位已轉用較上游的平崗泵站取水,標誌著今冬明春的鹹潮期已開始,以保障供應珠澳兩地原水的質量及用水量。海事及水務局已提早與珠江水利委員會以及相關供水單位開會,商討今冬明春的水情預測和應對計劃,為對應鹹潮做好準備。現時本澳供水的水質和水量均沒有受到影響,維持綠色低鹹度級別。

澳門援建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於鹹潮期間發揮調節流域水量的重要作用,流域應急補水的響應時間由十天縮短至三天,顯著提高下游河口取淡機率,去冬今春鹹潮期間累計向澳門、珠海供水1.54億立方米。隨著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於今年九月初完工,可更好地發揮水利樞紐的蓄水和調節水量功能,大力保障內地對澳供水的安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