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須採取措施繼續做好職業培訓工作

據相關資料顯示,勞工局在今年2023年1月至9月共協助10,465人次成功就業,過去3年累計協助近2.4萬人次,在帶津培訓的2個計劃中,至今年8月共開設1,117個課程,有逾2.6萬人參與,近2.4萬人完成課程,因應就業環境有所改善,報讀人數下降,所有帶津培訓課程將在今年第四季結束。

由於澳門就業環境持續向好,帶津培訓政策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使命。目前,待業或失業人士更期望是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不是藉著津貼發放,紓緩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壓力。儘管帶津培訓包括了「技能培訓」及「就業轉介」,但因應社會變化,確實需要將有限資源分別投放在適當的範疇當中。

在職場發展中,鼓勵和支持僱員參加職業培訓,對僱員和企業來說是一個「雙贏」局面,不僅僱員能夠獲得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素質提升,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效率。所以,站在政府的角度和立場,如何能夠鼓勵僱員參職業培訓,甚至推出誘因性措施,鼓勵企業能夠主動加強僱員的職業培訓,這值得政府思考。

與此同時,政府雖然有推出措施,以「先入職,後培訓」模式,並設立階段性培訓及考核,使僱員學到的技能有資質認證,提供晉升機會,從而上調薪金,讓居民能見到發展前景。但是具體成效如何,還是有待政府評估。此外,相關措施目前針對在休閒企業推餐飲服務及酒店管理的培訓,未來可否延伸至其他產業行業,也值得政府考量。

為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未來因應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進程等,制訂合適的政策措施,持續加強與社團、高校合作,繼續全面做好職業培訓工作事務,讓僱員和企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和空間。

子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