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體團重慶參訪收穫豐 加強渝澳新聞界交流合作
「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重慶參訪團」16日結束為期6天的參訪行程返澳。參訪團團長、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大眾報社長胡根表示,是次參訪收穫頗豐,冀澳門一眾媒體盡快將在重慶的所見所聞所想傳遞給澳門民眾。
是次參訪團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和宣文部組織,團員包括廿余名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由胡根任團長,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陸寶華任副團長,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魯學博任顧問。
一行先後應邀參加第十五屆「重慶·台灣周」開幕式,參訪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兩江新區、重慶市規劃展覽館、隆平五彩田園、大足石刻、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等,通過實地考察,深入瞭解歷史和國情、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對台交流合作情況,促進澳門媒體與內地同行交流合作。
胡根表示,此行行程緊密,內容豐富,通過參加第十五屆「重慶·台灣周」,欣喜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大批台胞,特別是台青來到西部就業創業,認為兩岸同胞民間交流是民心所向,兩岸融合亦是大趨勢。通過參觀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震撼其現代化水平之高,不但有傳統的平面媒體及各種新媒體,還涉及物流等多種經營,認為澳門媒體可從中汲取經驗,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獲取自身新的定位。通過走訪大足區鄉村振興項目隆平五彩田園,感受到新時代農村的新氣象。以往印象中的農村,大多數都以髒亂著稱,但經過多年新農村建設,城鄉差距已大大縮小,為未來中國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陸寶華表示,今次是紅色之旅、交流之旅、學習之旅。通過參觀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大足石刻等地,進一步認識重慶這座紅色之城、英雄之城。近幾年,重慶發展很快,變化很大,已成為魅力之都、投資熱土。近日舉行的「重慶·台灣周」是歷屇規模最大的一次,大批台商台青參會,共簽訂110多億的合作項目。
作為媒體同行,通過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的參訪,亦獲益良多。該集團在對外傳播、運用新科技、產業多元化等方面不斷創新,值得澳門媒體學習、借鑒。廿一年前渝澳大橋通車,見證兩地友誼,希望今次澳門媒體參訪活動,能成為新的渝澳大橋,促進渝澳兩地的交流和合作。
參訪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獲益多
參訪團最後一日到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參觀,與重慶媒體界座談交流。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副總裁、總編輯張永才接待一行,並陪同參觀。
一行實地參觀重慶國際傳播中心、全媒體資源展示體驗館、上游新聞演播廳及重慶日報創刊70周年展廳等,聽取該集團創辦歷程、新媒體矩陣建設現狀、對外宣傳提升重慶國際形象等相關情況介紹。
參觀後,雙方召開座談交流會。張永才對重報集團媒體矩陣平台佈局、下一步合作發展等方面進行簡要介紹。集團2001年掛牌成立,以重慶日報為龍頭,現已發展成為擁有16報4刊14網8端等共計百餘個媒體平台,覆蓋數達6.6億人次。希望有機會與澳門媒體通過聯合報道等形式展開合作,推出更多新聞精品。
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魯學博表示,此行了解重報集團的輝煌成就及運營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澳門新聞界發展,增進渝澳新聞界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明年是澳門回歸25周年,希望兩地媒體加強合作,一起宣傳好澳門,宣傳好重慶,把渝澳合作繼續向前推進。
此外,座談會上,重慶日報、上游新聞、華龍網、西部國際傳播中心、重慶廣電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第1眼、重慶之聲)相關負責人就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重慶市台辦宴澳媒體團冀加強合作
此外,重慶市台辦最後一晚還宴請參訪團一行,重慶市台辦副主任劉建南、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瓊等出席。劉建南代表重慶市台辦和市委宣傳部,對一行訪渝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澳門媒體重慶參訪之行接近尾聲,希望通過此行,加強渝澳兩地新聞界溝通交流合作,共同為渝澳兩地民眾福祉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張瓊指出,重慶不但歷史悠久,更是最年輕的直轄市,充滿生機活力。渝澳淵源頗深,澳門捐建的渝澳大橋見證兩地深厚情誼。山城重慶有著兩江懷抱,澳門是海港之城,山海並無阻渝澳距離,反而鑄就兩地緣份。希望此行不僅成為渝澳新聞界友誼的開始,更是雙方未來友誼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