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談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水

因篇幅所限,上週提及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在這麼多年來一直存在管理上的錯漏問題。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事故之後,曾多次發生核污水排放、洩漏的核輻射擴散事件,這些事件都被大事化小地向公眾忍瞞著或非常低調地處理掉。因此,我們國家本著人民的性命和健康提出質疑,非常合情合理。除上述不可靠因素之外,這次排放其實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
- 假設在我們澳門南灣湖傾倒10噸的有毒污水,大家一定會反對,因為原來相對清潔的湖水中,突然增加了大量有毒的物質,無論這些有毒物質濃度多少,最終也把湖水毀掉,因為我們沒有任何方法能將之逆轉,讓有毒的湖水變回原來無毒的狀況。倘若有人說,將這10噸有毒污水,稀釋後每天將1公升有毒污水倒進湖裡,連續10,000日進行,因為每天傾倒份量很少,對湖水沒有危害,大家相信嗎?稍為懂得科學的大家都知道,隨著持續傾倒有毒污水進行,南灣湖內的有毒物質濃度只會愈來愈高,最終湖水內一樣存在那10噸有毒污水!日本今次的排放也是如此,今天縱使將稀釋了的核污水排放,附近海水裡的核污染物濃度不高,一樣地隨著長時間的持續排放,大海裡的核污染物濃度必會愈來愈高,傷害的更是我們子孫後代的健康,他們再不能像我們那樣,享受無毒無害的海鮮。
- 核污水裡的輻射性物質,進入大海後,海洋中的各種生物都不可避免直接吸食進體內,愈靠近排放口的生物體內的輻射性物質愈多;隨著時間,進入生物的輻射物質會在體內逐漸累積。人類若是進食了這些海洋生物,一生人若只吃幾頓應不會有大問題,但若在一生中持續進食,這些在海洋生物體內的輻射性物質就會轉移到人體內,同樣地在一生中持續累積。這些輻射性物質不單本身有毒害,更讓人體每一秒都吸收它們釋放的輻射,造成在人體持續的「內放射」,有機會破壞正常細胞的基因而出現危及性命的疾病。
日本人聲稱高濃度的核污水已經過東京電力開發的ALPS (先進液體處理系統) 進行處理,當中絕大部份放射性同位素會被過濾,餘下水中只有氚和碳-14。然而,根據韓國政府的報告指出,在過去的10年間,這套ALPS曾經先後出現8次故障。當中包括2次設備腐蝕事故,5次過濾設備事故。這便帶出很大的安全隱憂,在以後一段長時間裡,它還會出現多次故障?它處理的水是否保證安全?會否因本身國家利益考量秘而不宣?更何況,日本當局一直不讓外國專家接近檢查ALPS處理後的水,包括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的專家也不例外。這便帶出一大堆質疑,究竟處理後的水是否真的沒有其他具危害性的放射性同位素遺留?誰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