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掃除影響經濟復甦發展的不利因素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公布上半年罪案統計,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6,248宗,按年增加1,265宗,增幅25.4%。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今年上半年本澳罪案總數與當中大部分類型的犯罪數量均高於去年同期,但低於2019年同期,疫情緩和後,旅客增加及經濟復甦相信是引起罪案變化的主要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持續復甦,可能引發出潛在的犯罪風險,有關問題值得政府相關部門作出充分的準備應對,經濟復甦是確保民生穩定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千萬不能讓各類型的犯罪行為衝擊到,尤其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不斷發展,灣區城市之間不斷融合,不法分子利用惠民政策實施違法行為更需要打擊。
事實上,社會近期不時有媒體新聞報道利用橫琴單牌車或「澳車北上」車輛從事「水客」活動,海關在橫琴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共截獲66宗涉及利用跨境車輛偷運物品個案,並中止58輛涉案車輛的跨境資格。相關行為無疑讓惠民政策蒙污,所以,政府未來要加大力度打擊相關行為。
與此同時,隨著網絡化社會的到來,各類電腦犯罪以及電話詐騙的問題是不可迴避的,2023年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增長顯著,其中增幅較高的包括假冒政府機關人員的電話騙案,共錄得111宗,對比2022年及2019年同期分別增加88宗及97宗,儘管司警局聯同銀行業界及周邊地區警務部門持續開展可疑匯款勸退措施及緊急止付措施,上半年於線上及線下勸退或止付共316宗個案,涉及逾7,798萬澳門元,但情況依然堪憂。
未來,對於損害經濟發展以及侵犯居民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政府需要持續採取嚴厲手段進行打擊,藉此掃除一切影響經濟復甦發展的不利因素。
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