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措施預防和更好打擊家暴行為

社會工作局副局長鄧玉華稱,當局2022年接獲39宗懷疑家暴個案,由過去平均每月接獲5.2宗回復至3.1宗,處於低水平,而2023年首季則接獲9宗。他稱,每年接獲男士被家暴個案少於一成,若有需要可入住避靜中心,現有11個床位未曾出現過滿額。

從數字上來看,本澳家暴行為明顯得到了有效打擊,但是政府相關部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要以更嚴謹的態度處理有關問題,必須要堅持「家暴零容忍」,要讓家暴不再出現在澳門社會當中。目前,儘管政府在打擊家暴的問題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有些問題還是需要持續關注。

例如需要關注家暴者的心理問題,由學者研究指出,家暴者存在包括長期低自尊,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有孤立感,缺乏社會支持、缺乏社交技巧和自我肯定、喜歡將錯誤歸於外因而譴責他人、對另一半缺乏同理心,對配偶的痛苦不能理解甚至無視、將日常壓力導致的憤怒轉移等不同行為,而有關行為可以說是形成家暴行為的主要心理原因。

與此同時,經濟因素也是導致家暴發生的成因。當前本澳經濟還處於復甦階段,所以一定會有家庭出現經濟壓力加重的現象,所以政府有關部門必要關注因為經濟壓力而衍生出來的家暴問題,不要讓經濟壓力成為出現家暴問題的「催生劑」。

為此,建議政府未來持續加強與社團合作,積極為澳門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適切的家庭心理輔導服務,從心理因素上切斷家暴的源頭,與此同時,可以進一步完善家庭友善政策,甚至為有有迫切困難的家庭提供經濟支援,從經濟層面切斷家暴源頭,此外,政府還需要加強對《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的宣傳工作。相信在多管齊態勢下,必定能跟好預防和打擊本澳家暴行為。

子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