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一誠:暫不增「澳車北上」配額 中總認同未具條件 科技團體促循序漸進

「澳車北上」配額未增,與新城A區路網完善程度有關。

行政長官賀一誠8月11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應議員對政府施政及社會問題的提問,期間談及多項民生議題。其中議員馬耀鋒提出有關「澳車北上」會否增加名額,賀一誠回應表示:「現時新城A區道路網未完善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再增加澳車北上名額,因為目前每天2,000個名額,已讓新城A區道路的承受能力到了『天花頂』」。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認同目前未具條件增額。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李彩紅對此受訪表示,應循序漸進,未來可以先關注在內地有商業、工作、學習、居住需求的居民,針對性放寬,同時要與內地溝通爭取縮短旅客來澳的簽注周期及放寬逗留期限。

賀一誠8月11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

「澳車北上」實施至今,深受本地駕駛者歡迎,申請數量持續上升,加上暑假出遊旺季,通關預約更是「一位難求」,每每在預約開放後的短時間內隨即額滿,「每日8:30搶位」已成普遍現象,反應出居民對配額的需求。

「澳車北上」政策在於促進兩地車輛往來的便利化,以及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通關。根據數據顯示,日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境車輛首次突破一萬輛次大關,充分顯示措施的成效;而按其車道承載力而言,目前的車流量仍有充裕的增加空間。

為此,馬耀鋒希望行政長官回應,為進一步便利居民融入大灣區,提升港珠澳大橋建設效益,請問在當局與內地部門的持續溝通下,「澳車北上」配額能否在短期內調升每日上限?另外,當局曾表示「澳車北上」與「橫琴單牌車」在不同措施上均有明顯差異,初期整合可能存在困難,但會持續與內地進行磋商,相關措施在實施超過半年後,是否已有優化方案,市民或不再需要「二擇其一」呢?

賀一誠:暫不增「澳車北上」配額

賀一誠就政府施政及社會問題回應議員提問

賀一誠就馬耀鋒有關「澳車北上」是否增配額的提問做出回應稱,新城A區還在建設當中,區內多條橫路仍未通車,在此情況下,「澳車北上」現時每天2,000輛車的配額已令道路承受力達到「天花板」狀態,故此,在新城A區道路網未完善之前,暫不會再增加「澳車北上」的配額。他又表示,「澳車北上」和澳門單牌車進入橫琴是兩套不同的系統,前者可在整個廣東省行駛,後者只可到達橫琴,旨在方便於橫琴居住或工作的澳人。現時,橫琴在上下班時段已出現塞車情況,假如「澳車北上」車輛可以先進入橫琴再駛往珠海,將進一步加劇橫琴的塞車問題,造成嚴重的交通混亂,直言不能將橫琴變成「塞車島」。

他表示「澳車北上」有不同角度,北區商戶認為影響生意,亦有人希望增加配額,而且增加配額讓交通難以承受。他直言此事並非「一加一等於二」,認為要視乎整個大局,包括計算車輛如何出入及車流量,政府已為此已多次開會。

中總:認同目前未具條件增額

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表示,認同行政長官所言目前未具條件增大「澳車北上」的名額,畢竟現時新城A區的各項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對東方明珠區的交通承載力構成一定的壓力;再者也要關注疫後經濟復甦的過程中,並不是各行業已迅速回復到疫前的水平,特別是民生區生意的復甦情況不一,有的更是不升反跌,靠近北大門的北區更是首當其衝,消費力外流較為明顯,對於疫後營商增添新的考驗。

馬志毅指出,「澳車北上」政策對有關行業如修車行業、汽車美容、石油業與及民生區的生意都或多或少有所影響。有見及此,政府亦有因勢利導適時推出「組合拳」政策,推動社區經濟復甦。如政府加大對「特色店」的宣傳,經科局與內地芒果TV拍攝《澳門奇妙遊——街頭篇》,冀更好的引流入區消費;中總亦在早前聯同三個地區工商聯合辦「社區消費樂悠遊」,促進社區消費循環。事實上,在澳門的營商者深刻明白到「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對於「澳車北上」政策,業界雖感生意或受影響,但仍默默做好本份工作,提升出品、做好服務,想方設法開源節流;同時也明白到政策是中央惠澳政策,對推動本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由之路,再者「澳車北上」起到的是助推作用,實際上有不少居民是步行北上消費的。

馬志毅

馬志毅表示,「澳車北上」政策的另一個關注點,是減弱了橫琴「單牌車」政策的吸引力,這無疑對居民融入深合區的生活是有影響的,特別是現階段深合區的烟火氣仍有待加強。期望政府未來優化「澳車北上」政策時,一方面,對於現時預約制度不設限,可考慮優化為每台已登記車輛設定每月可預約次數的上限作動態調整,使預約制度更顯公平性,讓更多車輛可以用到政策,而非鬥快去預約;另一方面,雖然目前「澳車北上」政策和橫琴「單牌車」政策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但希望政府在優化「澳車北上」政策時,能結合現有的橫琴「單牌車」政策,提升更大的誘引吸引及方便澳門居民到深合區,使到深合區的建設,能更快更好的實現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在內的「四新」戰略定位。

科技產業發展協會:應先關注居民需求

目前「澳車北上」的配額有限,該預約系統猶如「抽籤」,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李彩紅對此受訪表示,目前內地尤其灣區與本澳皆處於疫後經濟復甦階段,居民的往來越趨緊密,她認為對於「澳車北上」配額問題,其實可以循序漸進。首先政府應該先關注在內地有生意、開設了公司以及在相關院校進修以及有內地房產的居民需求,這類有商業、工作、學習及居住需求的澳門居民,甚至應該進一步豁免「抽籤」。

李彩紅

另一批選擇「澳車北上」的居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到內地吃喝玩樂,李彩紅認為一個星期一兩次已足夠。而且如每日有更多「澳車」選擇「北上」,亦對海關在預防打擊水貨方面的工作增加了壓力,車輛進出未必會暢通。

換個角度,本澳亦應該加強與內地的溝通,放寬內地旅客辦理來澳相關簽注的政策,包括縮短辦證周期、增加逗留天數等等,真正幫助到本澳的各行各業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