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的主要內涵和實施路徑(二)

前文: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的主要內涵和實施路徑(一)

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的實施路徑

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橫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金融產業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還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因此,有必要在堅守「一國」之本的同時,善用「兩制」之利,充分用好國家一系列惠澳政策措施,結合現有優勢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並將其作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服務灣區實體經濟的良好契機。具體實施路徑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落實「一國兩制」,融入灣區建設

  《方案》明確提出:「著力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不斷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以來,充分落實「一國兩制」,擺脫了曾經經濟負增長的困境,經濟總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如今人均GDP居世界前列。不論是之前簽訂的CEPA、《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或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都是中央政府為打破制度和經濟壁壘,運用自上而下的手段重新將區域資源及要素進行整合,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同時基於「一國兩制」的體制,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融合發展尚未形成一致的良性利益驅動,澳門特區政府需要積極與國家相關部門進行深入溝通,尋求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政策支持及管理機制,確保制度、體制以及發展模式得到科學的指導及落實。2021年5月4日,《澳門特區公報》刊登第67/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設立「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統籌特區政府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總體設計及工作部署。在這樣的頂層設計環境下,奠定了此次《方案》出臺的制度基礎。可以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得益於中央政府的支持,其未來的提升則要堅持落實「一國兩制」的同時還有賴於通過金融創新和深化經濟適度多元,突破現有資源要素、人力資本的桎梏,提升城市競爭力,努力成為支撐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新的動力引擎。

  (二)明確戰略方向,形成錯位發展   

澳門雖然是一個微型經濟體,但其具備一些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特點,只有利用好這些特有優勢,明確戰略發展方向,才能有助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過程中實施錯位發展,更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服務。首先,澳門是葡語國家第一大海外市場,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具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其需充分發揮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作用,做好內地與葡語國家產品供需對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則可以通過提供葡語國家金融服務、中葡雙語金融業務、融資租賃等細分市場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同時助力中資金融機構對接葡語國家金融市場,推動大灣區經濟更好地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融入「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中。其次,由於澳門是一個微型經濟體,人口和經濟規模相較於深圳、香港等地都較小,經濟、社會環境穩定,具有試錯成本低的優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嘗試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與葡語國家共建跨境融資租賃業務、跨境金融合作業務等,其風險和影響更具有可控性,值得積極探索。最後,《方案》中明確規定:「根據橫琴全島客觀現實情況,對合作區進行分區分類施策管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應加強與中央政府溝通合作,制定更加完善且適合區域金融合作的法律規章制度,這能夠對內地現有金融法律法規制度的完善起到補充作用,現代金融服務業「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實體經濟」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為大灣區乃至我國其他城市提供經驗和示範作用。

(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