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目標不再求零感疫冀防重症 衛局籲居民勿憂慮當作流感看待

近期新冠感染趨升當局呼籲市民接種加強針(資料圖片)

本澳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呈持續上升趨勢,過去一個月最高一天有900多人染疫,衛生局亦表明新冠病毒已成風土病不會消失,當局強調現時整體的防控目標不再是沒有感染,而是預防重症,避免引起醫療擠兌;同時又呼籲市民要接受新冠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樣,「唔應該有過多嘅憂慮,將佢當作流感疾病咁看待」。

新冠病毒已成風土病不會消失,近日本澳再持續出現大量居民染疫,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山頂醫院急診部代主任曾潭飛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新冠個案增多應對措施。

(左起)梁亦好、曾潭飛出席《澳門講場》

上周日均550人染新冠

梁亦好表示,本澳市民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經歷過較大規模的新冠病毒感染後,隨著市民身體抗體的逐漸降低,本澳自今年4月開始,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數呈上升趨勢。由4月初平均每日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人數10 人上升至上一周的550 人,最高一天有900多人。

因感染新冠病毒需住院人數有上升趨勢,由4月的每日0至2人上升至5月中的10至14人。基因測序顯示本澳現時以XBB病毒株為主,佔九成以上。過去一個月,因應新冠感染者的增加,山頂醫院急診求診人數大幅上升,由過往的每日700人上升到最高的近1,300人。

梁亦好說,隨著新冠病毒的變異,目前流行的病毒株傳染性仍非常高,但其所致疾病的嚴重性,尤其在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方面,其引致的重症或死亡較少。現時全球各地整體的防控目標不再是沒有感染,而是預防重症,避免因同時出現大量感染者或重症病人而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運作,甚至引起醫療擠兌。

衛生局設電子監測預警系統

為有效應對周期性出現的流行高峰,梁亦好介紹,衛生局持續做好以下四項工作,包括:建立電子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各種信息(感染人數、就診人數、輪候時間、留觀人數等),發出預警信號(發出短信提示,以便根據三級預警機制及時調動人力資源,有效縮短急診輪候時間),總結分析各種應對高峰措施的成效,不斷優化有關應對機制。二是醫療機構透過分級分流診治機制有效利用醫療資源,防止醫療擠兌。向高風險感染者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減少重症。三是持續推動新冠疫苗接種,鼓勵未接種或未完成加強劑接種的高危人群及時接種疫苗;四是持續宣傳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針對高危人群和機構,做好佩戴口罩、手部衛生清潔、呼吸道禮儀和注意個人健康狀況的宣傳教育。

曾潭飛表示,現時當局會反覆比對每周或每天不同時段的求診高峰,製作高峰人流圖表觀察。他舉例,醫院求診區有20至30人壓力不算大,40至50人開始有壓力,料是全日配置人手最多的時間段;一般周一早上是高峰,醫院會增派人手處理,相信不會造成太大壓力。

發出染疫證明當醫生紙是否可行?

政府部門和很多公司要求員工須醫院的病假紙才可休假,未能響應當局呼籲輕症患者避免佔用醫療資源,梁亦好回應表示,因應周期性高峰,當局不希望市民為了拿病假紙而到醫院看醫生。她認為呼籲有效果,指有學校無要求學生出示病假紙也可休假,也有私人企業配合。

對於有建議當局可恢復去年12月時,居民透過網上申報平台便可獲染疫證明書做法,自動獲得2至3天病假,從而減少居民踴到醫療機構就診開病假紙,曾潭飛回應指,去年12月本澳大規模感染時,當局只須居民申報快測陽性就可給予 5天病假,因當時仍有家居隔離的意味,希望放緩疾病傳播;但現時情況完全不同,大部分市民已感染,且有充足時間做預防措施,重症和致死率下降。

他稱,市民要接受新冠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樣,由醫生判斷需多少天病假,若公司擔心員工陽性引起傳播,也可無須醫生紙給予員工病假。

政府沒規定市民必須戴口罩

因應新冠個案上升,有不少居民冀當局強制乘搭巴士人士戴口罩。梁亦好稱,現時新冠致死風險下降,當局已不再要求病毒消失,而是要防重症,而且有針對性的疫苗可預防,因此沒規定市民必須戴口罩。

有市民冀巴士乘客須強制配戴口罩

她表示,當有呼吸道症狀、或新冠陽性,以及進入醫院和院舍就要戴口罩。至於在巴士上或參與大型活動,則可視乎當時環境狀況、個人狀況決定是否佩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