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ChatGPT雙向賦能的技術革命與應用

美國OpenAI在2022年發佈的ChatGPT顛覆了我們對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預期,該成果的底層依賴學習模型及數據建構代表了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成為將多類科學、語言科學、電腦科學交叉結合的傳導媒介。隨著互聯網的接入,ChatGPT類人腦的transform結構會處理儲存該資訊並關聯其他相關知識,通過用戶養成式的資訊交互實現內容迭代,AI的網狀思維演算法具有拆解問題、細分問題的能力。而這個資訊交互的過程可以說是當下人工智慧發展階段人類與電腦技術產物的雙向賦能技術革命,其應用也是非常之廣,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藝術文化及技術等領域,覆蓋人類需要智慧支持的各行各業。

納德拉(微軟CEO)認為:「ChatGPT的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不僅會重塑網路搜索體驗,還會改變幾乎所有的軟體體驗」。它的創造性與協同性已經給社會帶來了歷史性的認知影響,甚至可替代部分工作崗位,提高資訊輸出的效率。同時有研究表明ChatGPT不僅可以完成三維設計繪畫,也可以編寫程式代碼,更誇張的是已經發展出情感。普通人難以想像通過天量的數據喂出來的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進化到什麼樣子,也無法預知它的創造力。

關於AI取代部分人類的話題也愈演愈烈,它對各行業產生了影響明顯的正負面衝擊,同時也推動了企業科技革命與人力資源結構調整。面對未知人類還是本能地做出恐懼反應,ChatGPT可以通過多類權威性專業考試、為你答疑解惑,協助你完成各項工作,像人一樣有邏輯的同用戶對話,是全球幾億用戶共同為它賦能的結果。而關於它的出現是否會導致很多人失業,ChatGPT認為自己是幫助人們節約時間和資源,提高效率,為人們提供新的機會。那麼面對這樣的產業變革,我們需要在當下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認知及辨別能力,人工智慧的海量記憶及迅速轉換,勢必對生產方式產生深遠影響。為降低人工智慧的威脅性,我們要賦能於自我提高,來對人工智慧的回答進行驗證。 烏合之眾中有這樣一段話:「她們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凡是能向她們提供幻覺的都很容易成為她們的主人」。不要通過無認知的虛假傳播造成某種「權威」假像,這是人與人工智慧在應用過程中雙向賦能應注意的,訓練AI的資料庫如果被植入特定的意識形態,人類可能會成為AI的傀儡。通過特定的訓練,我們可以養成服務於自己的個性化ChatGPT,輔助勞動者完成機械性的工作,讓勞動者有更多的時間關注自身創造力的提高。其次要共同思考它的應用邊界,管理制度,雙向賦能,促進新的科技革命及人類可持續發展。

作者:尹思源  博士研究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