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太在意

有沒有試過,東西不見了,很緊張要找回來,翻箱倒籠也找不到,思前想後也記不起東西放在哪裏,把自己氣得要死,但是當你放棄了以後,這件物件又突然自己跑了出來,失而復得,不過在這時候,你也沒有很在意,因為,最需要它的時後已經過了,現在有沒有這件東西都不重要。又或者當你氣急敗壞的時候,慢慢坐下,靜下心來,不到兩秒就想起了東西放在哪裏。以上經驗有試過嗎?關鍵在於「太在意」,把怒火或焦慮都蒙蔽了眼睛。
對結果越在意,意味著離得到越遠。意思是當對一件事情的結果太在意,容易產生緊張或焦慮情緒,一旦事情的發展未如理想,患得患失是在所難免,更重要的是,當對結果太在意時,在腦海裏想得更多的是事情以外的事,而不是事情的本身,例如事情失敗了會怎樣?會工作沒了、會名譽沒了、會財富沒了等等,絲毫沒有關心過事情實實在在的發展進度,失敗概率肯定比較高。這就是以著名的高空走鋼線表演者華倫達命名的心理效應,上世紀時,已聞名天下的華倫達在一次高空走鋼線表演中失敗而墮亡。當時他的妻子說過,早就有預感這次表演會以失敗收場,原因是華倫達在表演之前一路強調這次表演太重要,不能失敗,太在意結果。不然以華倫達的經驗和技巧是沒可能失敗的。由此得到一個重要資訊,只關注結果,是會導致過程的忽視,方向容易走偏。
如果只顧著追逐得失,會有失氣度和定力。其實經常說著想著要有甚麼好結果,有沒有想過,甚麼是好結果,所有結果都是好的結果,甚至根本沒有好壞之分。腦海裏幻想出來的好結果一定是好的嗎?如果沒有發生,但是得到另外一個結果,這何常不是好事情呢?我們只要相信,所有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幫助我們體驗人生的。聽從心聲,多關注當下,想怎樣做就怎樣做,不要為了還沒發生的將來而影響當下的表現,接受一切結果,這才是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