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及人工智能在考古及古跡的應用

去年6月時,本人曾在「考古工作的二次革命」一文,闡述激光雷達在考古工作中的非凡價值。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新一代數字化及人工智能科技也能助力考古、古物研究,以及博物館的展示。這星期為大家簡單的介紹當今的幾個應用案例。

首先是考古工作,當考古人員發掘古墓時,需要進行詳細紀錄,以往是靠拍攝方式留下大量的照片,甚至是手繪,把古墓及古物紀錄下來。但這些照片、繪畫都是2D平面的,很難把現實情況、當中物件的互相關係清楚地解釋出來。而且古物一旦暴露在陽光和空氣中,很快會出現氧化而受損,所以留給工作人員的時間非常之短。內地有一科技公司利用近景拍攝測量方式獲取高分辨率的照片,根據不同的發掘時間,再利用軟件快速自動化重建算法,將古墓的場景,包括當中的物件重建成實景3D模型。就算是棺木內的骸骨、陪葬品也能清晰地以3D方式展現出來。這對於考古資料存檔及研究都非常有效,成本也低得多。

另一個案例是在四川三星堆遺址,當中的8棵商代青銅神樹,是國家一級文物,即是國寶。1986年發現時,這些青銅神樹已經成碎片;例如一號神樹,雖然只有4米高,但出土時呈現為2,479塊碎片。在古物發掘後必須進行收復工作,把它還原成原來的樣子。但要把碎片在沒有原圖的情況下進行拼接,並進行破損修復工作,一直是考古工作的大難題。借助某大知名網絡企業的人工智能科學家的電腦視覺辨識技術,可以將出土文物的碎片,根據顏色、紋理、斷面形態等信息,實現碎片的快速比對,計算出碎片拼接的可能性,協助考古工作者高效地將文物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拼接、復原。而且更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器物的外型、結構、局部紋理與其他檔案中的古物資料進行比較,協助考古與文化研究。

至於博物館展示的例子也愈來愈多,一直以來,博物館的古物展示都是靜態的,很難讓參觀者通過生動的方式認識到古物,不易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能借助數字化技術建立3D模型,同時在實境中把古物以虛擬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參觀者將古今串聯起來,加強趣味性、共鳴感,以及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澳門為例,若果能將已消失的古城牆通過科技重塑出來,並與現實環境作出關聯對比,將會吸引更多人對澳門歷史產生興趣,推動「旅遊+」項目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