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坊活化石—三坊七巷

不知道讀者去旅行喜歡到甚麼類型的地方遊玩?歷史古蹟、主題公園、山川大河、博物館、宗教寺廟,還是走到民居體驗當地的生活氣息?筆者就喜歡慢慢走慢慢看,走到當地富有特色的地方,看看歷史留下了甚麼痕跡,再嚐嚐未吃過的地道小食,那就滿足了。

福州市的三坊七巷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深入小街窄巷,這邊是林則徐故居,那邊是冰心故居,還要看看福州三寶之一的牛角梳,還要嚐同利肉燕、魚丸、黃米糕……都忙得過來嗎?不要忘了,這裡的建築都是古老建築,除非閣下只愛現代建築,不然這些歷史建築必然能令你停下腳步細細欣賞。

不查資料不知道,福州市的三坊七巷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國家5A級景區。知道5A級景區是甚麼概念嗎?北京故宮、山東泰山、張家界武陵源、安徽黃山、麗江市玉龍雪山、四川峨眉山等等都是5A級景區,福州三坊七巷能被評定為5A級景區,肯定有它的價值。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坊巷內迄今保存的270餘座古建築;這裡更是歷史名人故居雲集,有林則徐、左宗棠、鄭孝胥、陳寶琛、鄧拓、嚴復、甘國寶、冰心、林覺民、沈葆禎等,這也讓三坊七巷被譽為中國歷史街坊唯一的活化石。 所謂三坊七巷,是指福州市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七巷占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後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