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希望體育賽事逐步趨向市場化 政府:六博企下月交體育賽事規劃

政府決定未來將由大型機構主辦各項大型賽事
立法會昨日舉行口頭質詢大會,有議員提出,希望利用體育+旅遊,進一步推動本澳旅遊業發展,並提出希望將體育比賽的舉辦逐步趨向市場化。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透露,預計本澳將承辦全運會總數不多於10個的競賽項目和群眾項目,特區政府將積極爭取承辦受市民大眾歡迎及具優勢的比賽項目,政府亦已開展辦賽場館的優化和提升。另外,歐陽瑜指,部分體育比賽已由休閑企業舉辦,她相信可以達成市場化目的,六大休閑企業家博企將於3月提交非博彩活動規劃,包括體育賽事,政府將會作出協調。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及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出席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會上,議員梁孫旭提出關注本澳國際馬拉松比賽的舉行,推動體育+旅遊。亦有不少議員同樣關注到, 如何藉體育盛事的舉行,進一步拉動本澳體育+旅遊;當中,議員馬志成提倡,舉辦琴澳比賽、港珠澳大橋馬拉松等,將體育比賽推向區域性,另有議員提出,爭取更多國際性賽事落戶在澳門舉辦。不過,也有不少議員關注到本澳體育場地和設施不足、職業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和支援等問題。議員林宇滔則關注,將體育比賽的舉辦逐步趨向市場化,減少公帑的資助。議員梁安琪希望借助2025年舉辦的全運會,進一步拉動本澳體育、旅遊發展。議員梁鴻細、施家倫和梁孫旭提出, 除了體育及旅遊業的發展,希望可以拉動周邊產業,例如會展,和透過吉祥物的設計,推動本澳文創業發展。
立法會主席高開賢認同,通過活動、體育盛事的舉行,可以達到推動澳門發展為旅遊休閑中心的目的。他進一步提出,希望通過活動/節目,將一個活動變成本地節假活動,令活動更有氣氛,市民可以參與,外地人也樂意到澳。不過他批評,很多時各部門「自己搞自己活動」,沒有綜合小組研究如何舉辦及活動達到的目標。他認為,需要整體結合考慮,各部門「一齊去做。」
澳門國際馬拉松成名片 助力宣傳旅遊休閒城市形象
歐陽瑜表示,澳門國際馬拉松是結合體育競技、旅遊觀光和文化交流等元素的國際體育賽事,至今已發展成具澳門特色和吸引力的品牌盛事。體育局一直致力優化和豐富賽事的規劃和安排,持續因應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同時引入文創攤位、嘉年華活動等的文旅元素,積極發揮「體育+」的作用,藉此助力宣傳澳門的旅遊休閒城市形象。目前,已開展加入新路線的可行性研究,將積極爭取把本澳標誌性的路段,例如金光大道等納入比賽路線。

在大眾體育方面,她指,未來會積極向土地規劃部門提出建議,在條件許可下撥出體育用地,包括在A區學校規劃中預留條件,在課後開放相關體育設施予市民使用,為居民提供更多運動空間。
體育局積極籌辦全運會 加強與各地體育交流活動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辦的全國性大型綜合體育賽事,歐陽瑜表示,對澳門體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藉着參與舉辦是次運動會的契機,將豐富本澳大型體育盛事的活動元素,透過進一步與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全面促進旅遊、文化等關聯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體育局一直與內地體育部門保持密切溝通,積極推進與內地省市合作舉辦不同類型的體育賽事和活動,並支持本澳體育總會組織運動員到內地參賽。
她說,體育局已與廣東、四川、福建、北京、珠海、上海、江蘇、杭州以及香港等地簽定協議,合作組織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未來,亦會邀請本澳相關體育總會參與全運會的籌備工作,藉此增加體育總會與各省市體育隊伍間的交流和聯繫,透過總會組織運動員到內地集訓及比賽,拓展體育項目的合作,進一步提升本澳運動團隊的技術水平,促進競技體育發展。
承辦全運會不多於10個項目 博企3月提交非博彩活動規劃
歐陽瑜預計,本澳將承辦總數不多於10個的競賽項目和群眾項目,特區政府將積極爭取承辦受市民大眾歡迎及具優勢的比賽項目。除了使用體育局的場地舉辦賽事,還將使用本澳大專院校及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的場館及設施,引流參賽隊伍及觀眾到全澳各個比賽場地,提升體育人員及旅客在本澳各區的流動性,進一步推動本澳體育產業及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
問到會舉辦何種賽事,她表示,需要待國家體育總局公佈,但特區政府積極把握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契機,與大灣區城市合作舉辦更多體育活動,過往曾以一賽多站形式舉辦了大灣區 3X3籃球巡迴賽,亦曾在澳門國際帆船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中設大灣區賽事,發揮促進灣區城市體育交流的作用。
另她指,現時體育局正計劃與大灣區城市串聯舉辦一賽多站的長跑活動,藉此吸引更多旅客及運動員訪澳,共同推動體育、文化、旅遊等產業的聯動,發揮大型綜合運動會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及計劃在今年大賽車期間再辦歡樂跑。
歐陽瑜透露,6大博企將於3月提交非博彩活動規劃,包括體育賽事,政府將會作出協調。為推動競技體育專業化發展,體育局正着手對現行「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進行檢討及研究優化方案,擴闊運動員的支援和配套。同時致力創設條件吸納更多未符合「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成績要求但具潛質的運動員投入長期專業訓練。現時,正規劃興建的輔助大樓將設有運動醫學中心及體育空間等,為集訓隊提供更多配套設施,進一步推動集訓梯隊構建,促進競技體育專業化發展。
推進「體育+」聯動發展 舉辦更多精彩多元項目
歐陽瑜相信,藉着全國運動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特區政府鼓勵本澳企業加強參與的力度,借助非博彩項目的協同力量,積極籌劃相關主題的配套活動,推進「體育+」的聯動發展。同時,把握全國運動會的輻射效應,透過體育作為平台,舉辦更多具吸引力、精彩多元的項目及產品,帶動文創、旅遊、酒店、餐飲、運輸等關聯行業的協同發展。因應籌辦工作的進度,首階段會開展澳門賽區志願者及合作伙伴的招募,公開招募約1萬名年滿16歲的居民參與不同崗位的志願者工作,並將透過不同渠道宣傳,吸引更多旅客到粵港澳的辦賽地點觀賽。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會加強體育、會展、旅遊產業聯動、跨範疇聯動,以及積極推動綜合休閑企業帶動非博彩活動,聯動「旅遊+」效應。她相信,全運會將進一步刺激本澳旅遊業,旅遊局屆時向體育賽事團體、觀賽團等提供延伸資助,鼓勵體育與社區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