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基建論壇昨開幕逾千人參會 李飛:願與各方深化國際基礎合作

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開幕
一連兩天的第「 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舉行開幕禮,今屆論壇以線上線下融合方式舉辦,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承包商、產業鏈企業等600多家機構的領導和高管逾1,300人線下參會。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發表視頻演講時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韌性面臨挑戰,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環境正發生複雜深刻變化。中方願與各方深化溝通交流,進一步挖掘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潛力,攜手促進全球共同發展,堅持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上午在本澳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新聰、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和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季先峥等人主持開幕式。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發表視頻演講時表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屆論壇以「共建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基礎設施」為主題,聚焦鞏固合作基礎,拓展合作領域,廣泛開展對話交流,相信對於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飛續說, 2021年,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全年對外直接投資1,7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58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549億美元,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專案相繼落地實施,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增進各國人民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指出,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韌性面臨挑戰,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環境正發生複雜深刻變化。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基礎設施合作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中方願與各方深化溝通交流,進一步挖掘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潛力,攜手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他就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堅持開放合作。中國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為各國投資者提供更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中方與各方加強基礎設施領域戰略對接、規劃對接、機制對接、產業對接,營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預期的合作環境。
二是深化互聯互通。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加快構建更緊密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推動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設施「硬聯通」,促進國際和區域規則、標準、文化等「軟聯通」,實現密切人文交流、互信互助的新聯通。
三是拓展合作領域。中方願同各國一道,支持企業積極應用綠色、低碳、環保等技術,全面深化綠色基礎設施國際合作,加快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發展,充分發揮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精科技作用,引領新基建發展。
四是創新合作方式。中方支援企業與東道國業主和企業創新合作模式,探討開展投建營一體化、公私合營、三方或多方市場合作,鼓勵企業積極拓展投融資管道,提升投融資能力,通過吸引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各類投資基金等,共同支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李飛又提到,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將為中國未來發展擘畫宏偉藍圖,他們將繼續以中國新發展給世界帶來新機遇,堅持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持續深化與世界各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務實合作,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