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細倡內港建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治水

有議員認為內港通過填海加高堤圍比建擋潮閘更符合澳門城市規劃

內港水患問題一直困擾區內居民和商戶,然而多年來政府治水工作一直未如理想,內港擋潮閘興建計劃更是遙遙無期。議員梁鴻細認為,擋潮閘是機械式擋水,設計及日後維護的成本龐大,工程可行性研究要包括長期效益及總體成本,而「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則是通過填海加高堤圍,較符合澳門總體城市規劃,一河兩岸的發展,有利內港經濟發展,亦較符合整體成本效益的方案。

2018年土木及結構工程博士黃燦光就內港治水提出「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方案。方案的構想是在內港一帶碼頭向外延伸作業,先在碼頭對出海面設置蓄洪箱,再把碼頭和蓄洪箱之間的水域填平,擴大土地,並加入舊城活化元素。「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有10大功能,包括可以防洪防潮、儲水防澇、截污分流、堵截倒灌、新增車道、輕軌有路、泊車有位、休閒濱水、運動場地、活化舊城,可以取代政府擋潮閘方案,不過相關方案並未被政府採納,政府傾向興建擋潮閘。

梁鴻細昨日在立法會會期總結時提到完善基建根治水患,打造海濱長廊,他認同政府加強防洪排澇基建,包括於各區建設雨水涵箱及泵房,同時再度提及到「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方案,除有利解決水患,亦有助促進內港經濟發展。他表示,政府也直言,擋潮閘設計及日後維護的成本龐大,當局在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時,一定要評估工程長期效益及總體成本,包括日後維護、管理方面的費用。而「護城抗洪交通魅力長廊」則更符合本澳的城市規劃,以及一河兩岸的發展,可增加空間發展內港經濟,也有利日後內港主要交通通道,輕軌西線建設。

另外,近年有關公共房屋質量問題備受社會爭議,石排灣經屋水管滲漏,牆磚剝落等問題,讓業主備受困擾,梁鴻細建議當局延長公屋保固期,並促請優化事前設計及整體驗收工序,提升整體工程成效,以避免同類型的問題再次發生。公屋質量出現問題,總承建商責無旁貸,因為承建商一定需具建築經驗,從設計、採用質料、施工等,總承建商都有責任向政府作出反映,若項目設計有問題,則應在施工前向政府反映更改設計,同時建議政府建立機制,在公共工程投標中引入經驗評分機制,對曾有施工和質量有問題紀錄的承建商作出扣分。他又促請政府應主動承擔起承建商與業主之間的協調角色,儘快找出發生質量問題的原因,以便進一步處理及徹底根治問題,保障居民及途人安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