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受訪居民對已推出的經援措施整體評分僅為5.8分

子女及生活開支成為受訪者主要開支壓力來源

婦聯昨日發佈「2022居民對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意見調查」調研報告,對本年度已推出的經援措施,整體評分為5.8分,僅屬中等水平,主因是當中有接近4成受訪者認為新一輪經援措施未能有效舒緩他們的經濟壓力。另外,有6成半受訪者表示收入不足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在每月收入情况方面,出現收入大減或入不敷支的情況。婦聯建議,特區政府在第二個百億援助中,向居民發放普惠現金補貼,以及延長家居及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在現時基礎上加入媒費、網費等補貼項目,同時建議,再次向居民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

婦聯於今年8月期間,以電子問卷方式進行「2022居民對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意見調查」,共有3,098份有效問卷,受訪對象為18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

婦聯昨日舉行該調查發佈會,由婦聯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庄玲玲、副理事長黃潔貞、副秘書長黃梁君介紹調查內容。

婦聯發布有關調查結果

對今年度經援措施評分僅屬中等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今年度推出的經援措施,整體評分為5.8分,屬中等。當中有接近4成受訪者認為,一輪經援措施未能有效舒緩他們的經濟壓力,主要以就業不足,失業或待業和家庭照顧者為主,因他們均未能納入「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的受惠對象。另有6成半受訪者表示收入不足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在每月收入情况方面,出現收入大減或入不敷支的情況;有7成照顧者的受訪者認為每月收入十分不足夠及不足夠應付日常開支。

市民憂慮就業及家人

在受訪者日常開支方面,受訪者表示主要用於購買生活用品、花費在子女的日常開支、用於供樓、生活、育兒和住屋開支是居民最大支出。婦聯將相關結果與2020零年相同調查結果作比較,居民開支更多地由兩年前的開支首位供樓/供車,轉向今年調查中的生活開支轉移。婦聯認為,開支首位有改變,反映因就業不足或放無薪假等情況增加,居民整體收入下降,間接導致生活成本上升。

調查還發現,受訪者疫下最為憂慮的因素是「就業問題」,超過6成受訪者憂慮「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加劇或企業倒閉;其次接近5成受訪者憂慮「自身整體收入持續下降」,近4成3受訪者憂慮「疫情發展不明朗,對社會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但情況與2022年相同調查結果相若。反映出自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市場和營商環境仍是居民普遍擔心的因素。從職業狀況深入了解,擔心「疫情再次來襲」是家庭照顧者及退休人士的首要考慮因素,反映相關群體更擔心疫情打亂他們的正常生活。另外,擔心「因疫情影響子女健康成長」亦是家庭照顧者第二大憂慮點。婦聯認為,反映疫情下除了重振經濟和穩定就業市場外,民生普遍關注減低疫情對於長者及幼兒等群體的影響。

對8項抗疫防控措施評分高

在受訪者對針對今波疫情的8項抗疫防控措施評分一環,綜合平均值為8.04(10分為滿分),與2020年相同調查中得分對比,2020年為8.4分。婦聯認為,反映受訪者對多項疫措施都予以正面評價。尤其是最認同「每天發佈最新防疫資訊」、「充分保障居民在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上的供應」及「要求居民進行自我抗原檢測」這三項措施,亦有6成2受訪者肯定社會各界在抗疫工作的表現。婦聯認為,顯示當局就疫情的公開訊息處理,以及保障居民在維生及防疫用品上的供應受到肯定。但建議,仍需要化訊息發布、增加資訊透明度,倡建立反映平台,促進官民溝通。

倡第二個普惠性百億經援措施延續惠民政策  

受訪者對於擬在本年內推出的第二個普惠性百億經援措施發放形式的意見中結果顯示,「提供家居開支補貼、再度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及向澳門居民發放單次「抗疫金補貼」,這三種發放形式最受認同。

黃潔貞建議,特區政府在第二個百億援助中,向居民發放普惠抗現金補貼,以及延長家居及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在現時基礎上加入媒費、網費等補貼項目。由於收到有不少居民反映電消計劃已用完,婦聯建議,再次向居民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讓居民以更靈活的方式消費,為社會內循環注入活水。

考慮到普遍家庭照顧者的開支主要運用在子女或父母照顧身上,婦聯還建議,在第二個百億經援措施中,向本澳全職家庭照顧者、特別是育有未成年子女或需要照顧長者、殘疾人士的弱勢或基層家庭,發放特別生活津貼,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