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連結巴士及輕軌 研究第5跨海通道

群力智庫中心及街總發表有關意見
群力智庫中心及街總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進行了意見收集及整理了意見書,建議加快輕軌工程、輕軌與巴士的服務配合、構建步行系統等,整體提升出行便利性。
議員兼街總副理事長梁鴻細、街總副理事長張淑玲昨出席《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意見發布會。該意見書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就巴士、輕軌、步行系統、行人天橋等提出了共10項意見。
兩團體在意見書中提出,構建和完善步行體系、構建北區步行系統、打造「林茂塘空中走廊」的建議,倡逐步完善關閘口岸及周邊地區的步行系統,配合輕軌東線的規劃,長遠營造口岸人車分流環境。以及提議,持續優化北區整體步行環境規劃,透過步行系統連接關閘、青茂口岸及白朗古一帶,聯通原逸園賽狗場等周邊社區,構建涉及面更廣的步行系統,有助紓緩關閘人流壓力,同時創設友好的步行環境;盡快打通連接運順新邨和聯薪廣場的通道,於蘭花前地橫空興建一空中走道,接駁運順新邨及海擎天兩個屋苑,打造「林茂塘空中走廊」紓緩區內交通壓力及保障行人過路安全,改善出行環境,實現人車分流,並可逐步將各個步行通道連接互聯互通,將現時為數不少舊區天橋,聯通接駁至適合的現有天橋,串聯各區步行網絡為居民及旅客提供更安全、綠色、便捷和宜行的出行服務。
倡連結巴士及輕軌
公交方面,兩團體建議,需要合理和科學地規劃和發展軌道交通網絡,提出透過規劃,有序推進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和加快工程建設,逐步增加輕軌覆蓋率,提高公共運輸成效。同時期望短期內盡快完成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滿足大量居民及旅客跨海通勤、求學、休閒及觀光等的出行需要;長遠希望政府加快完成東線建設,結合氹仔、石排灣和橫琴口岸線路,有序推進本澳軌道交通網絡建設。他們還建議進一步將軌道交通銜接至深合區,以至與灣區其他城市互聯互通,有利推動澳門在灣區發展中的優勢,提升居民到深合區發展的意願,加快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兩團體建議當局,儘早做好澳門輕軌與巴士服務之間的接駁、轉乘配套,例如支付系統的互通對接。巴士服務上,他們建議政府持續督促巴士公司對司機進行持續的支援和培訓,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適的乘車出行體驗,更好地開展本地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和建議當局加強環保車的使用和推廣普及,同時制定及提供合適和相應的政策,做好相關的配套設備,以加大相關環保車輛在澳門的佔有率。另提出加強智慧交通建設,以提升使用者服務為導向,全面促進智慧化應用,可參考國內發達城市(如廣州、深圳等)的成熟經驗,尤其在智慧停車、道路交通智慧管控以及智慧繳納交通費用等,全面提升澳門交通智慧化水平,落實智慧出行。
倡研究第5跨海通道
另外,兩團體在意見書中提出,因應新城A區未來人口增加,建議及早規劃新城A、B區連接通道,綜合考量建造時間、成本以及維修保養等因素,盡早決定是否建造,以及形式如何等,並適時釋放更多資訊供社會掌握。梁鴻細則指出,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增加,三座大橋的跨海交通將日漸繁重,且考慮到嘉樂庇大橋年事已高,服務年限存疑,未來跨海交通壓力有增無減。雖則政府對於建設第五跨海通道有所保留,基於社會急速發展及規劃的前瞻性效果,當局還需審慎、務實,並以交通可持續發展為考量,積極研究建設第五條跨海通道的可行性,以便將來交通壓力增加時亦可維持跨海交通高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