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指經屋供應已經「夠數」 議員批政府將經屋需求轉嫁夾屋

偉龍馬路地段經屋項目忽然變夾屋,再度引起相關地段是否一定要建住屋項目,以及經屋供應是否已「夠數」爭議。議員林宇滔批評,政府現時是以行政手段遏制經屋需求,然後又把經屋需求轉嫁夾屋,夾屋「經屋化」但價售貼近私樓又限制多,最終令有置業需要人士唯有流向私人樓宇市場。政府沒有整體房屋政策,公、私樓供應遠低於市場需求,形同托市。他認為,無論樓市好或差,公屋、私樓都要有持續和穩定供應,再次促政府制訂包括公、私樓在內的整體房屋政策,免公、私樓供應出現斷層,令樓市出現泡沫。

日前行政長官到立法會進行施政辯論時透露,偉龍馬路地段雖已納入公共房屋用地,但根據第二輪經屋需求、輪候及申請,加上去年進行澳門公屋政策研究,新城填海A區的2.4萬個公共房屋,符合現階段的需求。所以偉龍馬路地段會轉為「夾屋」,正進行相關的更改設計。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則指,因有很多年青人在金光大道工作,故地段較適合夾屋,政府將在10月立法會復會後提交夾屋法。偉龍改建夾屋,單位面積會比經屋大,因此會減少一點數量,但現階段仍在調整研究及規劃,不想透露太多,爭取明年上半年完成。

樓價貴源於公私樓供應緊缺

政府以A區的2.4萬個公共房屋已符合現階段居民需求為由,減少經屋供應,間接出現夾屋與經屋爭奪土地資源的情況。林宇滔批評,今屆政府提出房屋五階梯,但事隔3年並見落實,夾屋興建更是「慢麼麼」。澳門樓價高企,居民上樓難,源於一直以來政府只是有公共房屋規劃,但卻缺乏整體房屋政策,包括對各類房屋需求進行評估,要有公、私樓供應規劃。今日的困局是政府自己造成。

政府多次承認本澳樓價偏高

他又提到,日前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承認,本澳樓價處於非常不合理水平,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平方米呎價9,167元,回到2016至2017年的樓價水平,遠超居民的購買力,本澳公共房屋供應只佔整體房屋市場的不足30%,公屋比例較香港和新加坡都低,政府反而不斷想方設法收緊居民申請資格和限制經屋價值。此外,全世界要穩定樓市,都不會只有公屋沒有私樓供應,唯本澳公屋供應已不多,私樓供應又長期因沒有土地而出現斷層,如何令樓市健康,樓價有下調空間?

經屋需求被行政手段遏制形同托市

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今年初公佈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相關研究是去年進行,林宇滔認為,疫下無論經濟環境和樓價已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形容:「政府本身已做公屋規劃已經片面,而家又加上樓市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局房屋需求恐未能貼合社會需要。」

林宇滔

林宇滔舉例,現在經屋「社屋化」,售價不菲,又沒有投資價值,經屋業主更難「樓換樓」購買私樓改善居住環境,政府用行政手段遏制經屋需求,而非居民對經屋需求減少,原本有經屋需求的人士唯有流向私人樓市,令私樓價格居高不下,完全是托市。澳門有8億多的負資產金額,就是因為政府「逼市民埋牆角」,若政府之前幾年有持續的經屋供應,各類房屋有向上流動渠道,不收緊各類房屋限制,其實單憑社屋和經屋,便可以發揮調節樓市槓桿作用,完全不需要再推所謂的夾屋。

澳門要有公私樓整體房屋政策

他直言,夾屋不應該存在,因為夾屋只是經屋「社屋化後」,再創造居民對夾屋的需求。夾屋只是舊經屋的「翻版」,倘若現時經屋都要5,000元一呎,私樓則平均9,000元一呎,那售價在經屋和私樓之間的夾屋,一呎可能要7,000元,變相夾屋和私樓其實沒有甚麼分別。夾屋的推出作用只是「塞住市民把口,最後起唔起得成,有無供應都成疑問」。五階梯各自充滿矛盾,沒有向上流動空間,當樓市跌時,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階梯。

樓價脫離居民購買力,坊間希望政府再出「辣招」,林宇滔認為「辣招」猶如感冒特效藥,是治標不治本,只能減少負資產,有整體房屋規劃方能治本,包括制訂社屋、經屋、私樓穩定供應,才能令樓市健康發展。無論樓市好或差,公共房屋都要有穩定供應,以免重蹈回歸後10年,公屋完全無任何供應,令樓價失控出現泡沫的教訓。

偉龍不宜建住屋因建築成本高

當年政府宣佈會在偉龍地段興建公屋,社會就有不同聲音質疑相關地段鄰近機場、墳場、焚化爐等設施,是否適合居住,且要解決環境污染、自然生態、交通出行、公共設施等問題,政府或要動用豪宅的成本興建,是否值得?林宇滔表示,倘若政府土地儲備緊缺情況下,兩害取其輕,他不反對在偉龍地段興建公屋,但公屋不同於私樓,公屋項目需要有很多社區配套設施,亦要解決鄰近設施產生的噪音問題,興建成本一定高,況且交通亦會是另一個「死穴」。 他說,近年政府回收了大量閒置土地情況下,政府再堅持用相關土地建夾屋,他覺得政府是「鬥氣」。「政府而家態度,就係市民話無屋,咪在偉龍起一大忽屋。」在現時政府有大量土地儲備下,政府不宜堅持在該地段建樓宇,應改用作與周邊相符的配套設施,例如機場物流倉或休閒空間,會比興建住宅樓宇成本更低,營運效益更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