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有受資助企業圍威喂打籠通 葛萬金促政府問責同時應追回資助
審計報告揭文產基金對受資助企業監管不力、態度消極,出現獲批資助者涉嫌「左手交右手」、「租上租」獲取資助情況,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批評,相關情況亦涉及公務員內部文化,就是澳門成日講的「識人好過識字」,加上批出資助後完全沒有人跟進監督,才會出現有人用資助承租自己物業,「出糧畀自己老婆」等情況,政府除了要追究事件中有沒有官員或公務員涉行政失當、徇私或違法行為外,對於違規獲得資助的企業,亦應追究其責任,以及收回涉及的資助款助,不應讓其逍遙法外。
特首批示廉署調查文產基金問題
審計署日前公佈的《文化產業基金的資助監察工作》審計報告,揭發該基金在資助監察上把關不嚴,部分獲資助的文產項目利用公帑「出糧畀自己人」、同「自己人」購買服務、租上租「自己人」物業等,涉及資助金額2,379萬澳門元。審計署批評基金基本上等於「人哋畀乜就批乜」,且歷年來並沒有真正處置過任何存在利益衝突的關聯交易。
行政長官已批示要求廉署按其法定權限,對審計報告中提及的問題,以至倘有的其他違法事宜或行為展開調查。
文產基金被人「借機搵水」?
文化產業基金自2013年10月至2020年6月獲批准並執行的資助項目合共316項,6年間涉及的批給金額為5.17億澳門元。過去該基金曾被質疑審批不透明,資助失焦,偏離主題,甚至涉嫌公帑濫用等。為大眾熟知的就有2018年4月文化產業基金推出《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目的是推動社區零售業/飲食業與文創結合,配合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創意美食之都建設。
當時首期受資助名單中不乏出現魚蛋、牛雜、西餅、餃子等店鋪,有社交平台甚至出現「文創魚蛋、文創麵包、文創蝦餃」等搞怪言論,表達對評審結果的難以理解,坊間認為文創資助涉及大量公帑,如果變成純粹店鋪裝修資助,甚至借機搵水,那就失去了計劃本義。在受資助企業方面,政府亦應公開更多資料,讓社會有更清晰了解,對此當局的態度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應跟進基金行政委員有否涉違法
葛萬金支持行政長官批示廉署,對違法的批給進行追究,但他認為不足夠。因為文化產業基金與文化基金已於今年1月1日起合併成為文化發展基金,而文化產業基金的所有委員已全部調職或退任,如果審計報告可以在該兩基金合併前公佈,相信可以追究更多的事情。
他認為廉署應調查基金在批出資助時,有否涉及到公職人員存在行政違法、違規等,除了行政委員,文化產業基金的監督實體是社會文化司,作為上級的社會文化司司長有沒有負起監督責任?倘因時效問題而不能歸責者,當局應檢討現行機制是否存在漏洞。「如果廉署查完一輪,最後無人受到牽連,亦無人要受到處分,非政府合理做法。」
出錢助商鋪做生意非政府所為
葛萬金稱,高級主管、領導層成員知法犯法長期存在公務員體系中,很多時明知有問題,但礙於某些原因,或更高層次人士提供的意見、建議而「隻眼開隻眼閉」,對批出的資助款項完全不問不聞,批出資助後又沒有嚴格的跟進方案,例如要求受資助公司定期提交財務報告,並由政府核數師作出檢查,文產基金在2017年7月取消有關要求,變相縱容高級公務員不負責任地亂批政府公帑。事件亦反映高級公務員的長期不作為,不重視特區政府的財產和自己職責,若在審批過程中發現問題,相關人員大可以向廉署,甚至行政長官舉報,這才是負責任的公務員行為,也可以杜絕違規情況的出現。
葛萬金又形容,文化產業基金「混帳」多蘿蘿,過去文化產業基金曾批出資助,協助部分魚蛋、牛雜、西餅、餃子等店鋪進行網上宣佈,吸引旅客「幫襯」,政府主動出錢扶助商鋪去做生意,這與政府角色背道而馳,亦有違商業社會運作,「如果一間店鋪自己無實力,自己吸引唔到客人,仲要政府攞錢補貼你,有無搞錯呀?」過去該基金更曾對某些企業批出數百萬的資助,據他所知,有關企業在澳門營運幾年後,已在澳消聲匿跡,並已移居內地或外地,對於上述情況,特區政府又是否有進行追究?
認真檢視過去資助個案有否不法
他同時關注基金已批出的資助,有沒有機會可以收回,否則「查嚟無用」,葛萬金說,特區政府在今年1月1日起,把文化產業基金已與文化基金合併成為文化發展基金,並更換所有行政委員會成員,不過,文化產業基金的合併,並不代表之前批出的資助亦隨之完結,政府繼續精確跟進已批出的資助個案,應檢視相關資助有否存在缺失或不法情況,倘發現違規,應循法律去追討,而非「過咗去就算」,隻字不提。
他表示,現時政府各部門設有很多資助和基金,各部門應以此引以為戒,檢討公共資產批給制度,並進行嚴格把關。不應該再像以前一樣,因為某些人的人際關係,而「批得好爽」,否則不單對行業發展沒有幫助,更會衍生不公平和變成貪污的溫床,希望公帑能真正幫助到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