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清潔能源-核能

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  陳永健

聊了三個星期的清潔能源後,不得不提到敏感的核能。核能發電的道路不經不覺由1951年的實驗到1960年開始商業運作,已走到第71個年頭了,這71年來,技術的發展愈發成熟,但因為期間至少三次重大的事故,令大家談輻射色變。但純粹站在發電能源的立場去看,核能發電在清潔能源中,僅排在水力發電之後的第二位;而已因為不屬於天然的資源,所以沒有如水力、風力、太陽能三大能源的不穩定供應問題。

為甚麼說核能發電是清潔能源,這是因為在核能發電的過程中,不會有二氧化碳排放,也不會有污染大氣的二氧化硫、氫氧化物的排放,更不會有灰燼產生,所以是減碳前題下,核電是最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至於大家最害怕的輻射,不說大家可能不會知道,輻射其實存在地球上大自然的每一角落。無論是陽光、水、岩石和土壤都帶著輻射。根據聯合國原子軸射影響科學委員會的報告,若果每天吸一包煙,一年下來累計所吸收的輻射量,是核電廠周邊環境輻射的50倍!該委員會研究所得,用煤發電產生的塵粒和煤渣,輻射量更是核電廠周邊環境的數十倍以上。這是由於這些廢物中含有帶輻射的鈾和釷,輻射的強度跟廢物中的鈾和釷含量成正比。這類發電廠排進了空氣中的微粒,更會再次污染附近的水源、農作物、土壤,進而被人類所吸收。不單是煤電,採石場、礦場等也同樣會產生類似的輻射污染。所以除非是核電廠發生重大的事故,加上核能發電機的設計和技術進步,以及汲取事故的經驗,否則洩露輻射的機會非常低。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事故後,我們國家本著對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盡責的態度,放緩建設核電廠。直到2020年,我國研發並採用當今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研發成功,並於當年取得歐洲最新版的核電設計要求認證。「華龍一號」已於2020年率先在福清核電廠的5、6號機組成功發電。未來國家還會陸續使用這個可以抵禦里克特9級地震、17級颱風,以及大型客氣直接撞擊的核電方案,更已出口至其他國家。相信核能發電,在汲取不同事故之下,會逐漸被優化;我們也應相信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將以前種種不足解決,核能發電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安全。下周我們再跟大家一起探討核能發電帶來的其他價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