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龍馬路及新城E1擬建科技園 將聚焦四領域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政府昨公布科技園建設初步方案

政府昨公布科技研發產業園(下稱「科技園」)建設初步方案,科技園初步選址偉龍馬路及新城E1區西側兩個地段,科技園以打造「內地優質科技企業出海陣地、海外前沿科技項目落戶服務站、本澳產學研基地」為核心定位,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數字科技及航天科技四大領域,目標是著力集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和高端人才,突破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根據澳門科技園項目介紹文本,科技園初步選址偉龍馬路及新城E1區西側兩個地段。其中,偉龍馬路地段用地面積8.3萬平方米(包括山坡及大潭山隧道),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項目整體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規模為8萬平方米,二期建設規模為7萬平方米。該項目主要聚焦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布局高端研發平台、定制化廠房及產業服務配套。選址遠離密集住宅區,有利於承載輕型生產與實驗活動。

偉龍馬路科技園示意圖

新城E1區西側地段用地面積17.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項目以打造低碳生態的濱海園區為設計理念,提供舒適宜人的科研場所及複合功能的立體空間。項目共由6個地段組成,分別為E1-1、E1-2、E1-3、E1-4、E1-5及E1-6地段。項目整體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規模為20萬平方米,二期建設規模為30萬平方米。項目將重點建設數字科技、集成電路、航天科技等功能板塊,並配置數據及算力中心、城市會客廳、公共服務大廳及濱水活動空間。園區規劃將融合低碳生態理念,打造開放、多元、高效的現代化科創綜合體,進一步提升澳門城市形象與國際吸引力。

E1區科技園示意圖

倡政府牽頭成立園區公司營運

科技園營運模式方面,文本建議由特區政府負責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整體定位及規劃,包括負責引入重大項目、提供發展意見及專項政策支持等。同時,將研究成立公共資本的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公司,負責相關配套設施、營運及招商工作,搭建完整的科技創新生態服務體系。

園區將提供包括物業服務、公司註冊、企業融資、品牌推銷、政策整合、專利事務、法律事務等一站式服務。在初創期幫助企業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在成長期為企業提供融資和市場拓展服務,在成熟期協助企業建立全球研發網絡,推動技術升級和產業創新。

目標是著力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文本指出,科技產業園目標是著力集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和高端人才,突破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創新能力強、產業結構優、開放水平高、服務體系全的現代化產業生態。

文本亦列出科技園產業發展細分方向,在生物醫藥領域,包括發展細胞與基因治療、新型疫苗、中藥創新藥、AI醫療器械等,同時拓展「醫藥+康養旅遊」服務;在數字科技領域,包括發展行業垂直大模型、數字娛樂、VR/AR/MR體驗方案、智能體開發、AI技術行業應用等,形成獨特的「AI+IP」驅動模式;在集成電路領域,包括聚焦算力及配套芯片、工業芯片、物聯網芯片等,強化澳門戰略樞紐功能;航天科技領域則包括研製衛星載荷及航天器結構件,培育航天數據服務新業態。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由昨日(11月27日)起至12月26日就項目開展意見收集,期間將面向公眾以及專業團體舉辦多場意見收集會,歡迎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共同為科技園的規劃建言獻策。

其中,當局將於12月3日及14日舉行兩場公眾意見收集會,市民可透過科技園專題網頁(https://www.dsedt.gov.mo/zh_MO/web/public/pg_stipc)報名及獲取相關資料,亦可透過該網頁下載「項目介紹文本」,填寫意見表,或以郵寄、傳真、電郵、電話等方式發表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