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知多點
- 流感:不只是重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儘管許多人將流感與普通感冒混為一談,但實際上,流感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 流感病毒:微小而強大的敵人
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主要分為A、B、C和D四型。其中,A型和B型是引起人類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元兇。
A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的兩種蛋白質——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進一步分為多種亞型。我們常聽到的H1N1、H3N2等名稱就是根據這些蛋白質的組合而來。A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能夠通過抗原漂移和抗原轉移兩種機制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這也是為什麼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更新的原因。
B型流感病毒變異性較小,主要分為Victoria和Yamagata兩個譜系,雖然引起的疾病通常較A型輕微,但仍可導致嚴重疫情。
C型流感病毒通常只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症狀,而D型主要影響牛隻,目前尚未發現對人類有致病性。
- 傳播途徑:無孔不入的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含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被附近的人吸入呼吸道。此外,病毒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傳播,當人們接觸這些表面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就可能造成感染。
流感患者在出現症狀前1天到發病後5-7天都具有傳染性,兒童和免疫力較低者的傳染期可能更長。這使得流感在人群中的傳播難以完全控制,尤其是在封閉、擁擠的環境中,如學校、辦公室和養老院等。
- 症狀表現:不僅僅是呼吸道問題
流感的潛伏期通常為1-4天,平均為2天。患者往往突然出現症狀,包括:
- 高燒(通常超過38°C)
- 咳嗽(通常為乾咳)
- 喉嚨痛
- 肌肉酸痛和關節痛
- 頭痛
- 疲勞和虛弱感
- 鼻塞和流鼻涕
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發病更突然,全身症狀(如發燒、肌肉酸痛)更為明顯,而呼吸道症狀相對較輕。兒童可能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大多數健康成年人的流感症狀會在1-2週內逐漸緩解,但咳嗽和疲勞感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然而,對於高風險人群,流感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 高風險人群: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
某些人群患上流感後發展為嚴重疾病的風險更高,包括:
-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 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幼兒
- 孕婦和產後2週內的婦女
- 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心臟病、免疫系統疾病等)的人群
- 肥胖者(體質指數≥40)
- 居住在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中的人
這些人群不僅更容易出現流感併發症,而且死亡率也更高。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90,000至650,000人死於流感相關呼吸道疾病。
- 併發症:流感真正的危險所在
流感本身可能令人不適,但其真正的危險在於可能引發的嚴重併發症,包括:
- 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可以是病毒性肺炎或細菌性肺炎
- 心肌炎和心包炎:心臟肌肉或心包膜的炎症
- 腦炎和腦膜炎:大腦或腦膜的炎症
- 繼發性細菌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等
- 慢性疾病惡化:如哮喘發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心力衰竭惡化等
對於孕婦,流感還可能導致早產、低出生體重甚至胎兒死亡。
- 診斷與治療:科學應對流感
醫生通常根據症狀和當地的流感活動情況來診斷流感。在必要時,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測(如快速流感診斷測試、PCR檢測等)確認診斷。
對於大多數健康人來說,流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只需要對症治療:
– 充分休息
– 補充足夠液體
– 使用退燒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緩解發燒和疼痛
–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兒童或青少年的流感症狀,因為可能導致罕見但嚴重的雷氏症候群
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韋(Zanamivir)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並預防嚴重併發症。這些藥物在症狀出現後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特別推薦給高風險人群和病情嚴重的患者。
- 預防策略:勝於治療的最佳方案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年為6個月及以上人群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對高風險人群。
流感疫苗通常包含3價或4價病毒株,根據預測的當季流行毒株進行調整。由於流感病毒不斷變異,疫苗保護效果可能每年不同,但即使不完全匹配,疫苗仍能減輕病情嚴重程度和降低併發症風險。
除了接種疫苗,以下措施也有助於預防流感傳播:
– 經常徹底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 避免觸摸眼、鼻和口
– 避免與生病的人密切接觸
– 生病時留在家中,不去上班或上學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擋口鼻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
- 流感大流行:全球性的威脅
除了季節性流感,流感病毒還可能引起全球性大流行。當一種新的A型流感病毒出現,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並且人群對其缺乏免疫力時,就可能發生流感大流行。
20世紀以來,已經發生過多次流感大流行,最嚴重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導致全球約5000萬人死亡。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這些事件提醒我們,流感不僅是個人健康問題,也是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挑戰。
- 結語
流感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種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傳染病。通過了解流感的傳播方式、症狀和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在生病時採取適當措施,是減少流感傳播和影響的關鍵。面對流感這一持續存在的公共衛生挑戰,科學認知和積極預防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鄒健文 西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