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一體化:政策驅動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在全球化競爭和區域整合的浪潮中,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定位愈發重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國家賦予澳門的重要發展平台,肩負著突破產業單一困境、實現琴澳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使命。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日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的表示,政府將主動對接深合區第二階段目標,充分用好橫琴,緊扣「澳門+橫琴」的定位,推動統計制度創新和規則銜接,這是「軟聯通」的重要實踐。
戴建業提出的「提供與澳門趨同的金融服務」和「推進澳琴消費維權聯動」,是從民生層面強化「心聯通」的具體舉措。這些政策不僅能降低居民跨境生活的制度成本,還能藉由金融和消費規則的對接,提升澳門青年赴橫琴創業就業的意願。
第二階段任務的推進,需要以統籌規劃為先導。戴建業強調「主動對接深合區第二階段目標」,並提出「加強聯合對外招商與宣傳推廣」,這表明澳琴產業融合已從單向承接轉向協同共贏。透過結合澳門的國際化優勢和橫琴的空間及政策資源,兩地可以針對科技、文旅、金融等領域共同吸引優質企業,形成「1+1>2」的效應。
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匯之際,深合區聚焦智能無人體系、數字貿易等領域,正加速培育經濟新動能。戴建業強調的「居安思危」與「改革創新」,正是對澳門產業轉型的警醒與鞭策。唯有透過橫琴的空間拓展和科技賦能,才能為多元產業鋪路。
政府未來施政方向既延續了深合區「三聯通」主軸,也在民生保障、區域協作等層面提出新解方。然而,政策成效關鍵在於執行力和社會認同。唯有將頂層設計與基層需求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實現「琴澳一體化」,並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競合中佔據先機。
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