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多處現鼠踪 社會冀政府開展全民滅鼠大行動

居民反映三無大廈鼠患嚴重
本澳一直有鼠患問題,除了高宅度住宅區,不少「三無大廈」都會不時發現鼠踪,令居民感到非常困擾,同時亦影響澳門城市形象。北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高岸峰、餐飲業聯合商會副理事長馮健富、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徐承康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防治鼠患。他們認同防治鼠患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官民及社會各界共同配合,建議當局適時更新滅鼠技術,以及盡快開展全民滅鼠大行動等,提高居民衛生意識,杜絕老鼠的藏匿場所。
高岸峰表示,滅鼠是持續的工作,市政署在全澳公共街道安裝約1,400個固定的鼠餌盒,一定程度覆蓋本澳公共街道,至於私人地方則需要食肆、市民等配合。

馮健富稱,近年食肆對防鼠防蟲都較重視,署方亦不斷向業界舉行食安講座,以及巡查食肆衛生情況,鼠患不能完全滅絕,只能預防,東主、管理層要多關心及學習。他認為政府可以全城清潔大行動,挽回居民信心。
高岸峰倡適時更新滅鼠技術
昨日有不少居民致電節目反映鼠患問題。其中有居住在祐漢區唐樓的居民投訴,「三無大廈」有老鼠無人理,居所雖已安裝鐵絲網但仍有老鼠入屋,希望當局重視。也有居民反映,老鼠不單在食肆,大廈屋邨垃圾房、水電錶房亦有,但相關部門監管不足,香港有滅鼠大行動,建議本澳政府可以和社團開展同類型滅鼠行動,以及加強監督住宅大廈做好環境衛生工作。
居住在中區唐樓的陳先生更點名批評衛生局和市政署滅鼠滅蚊工作非常差,經常見到老鼠周圍走,他曾打電話向市署反映,對方回電稱希望向其派傳單,陳先生認為相關部門做得很差,不是主動出擊,批評「一味講宣傳教育有鬼用?」,他現時一個月捉兩三隻老鼠,又謂:「老鼠食餌要7日內出血才死,老鼠仔都生咗幾竇,有鬼用咩!」
有居民認為現時市政署鼠餌投放點雖多,但多放置在「當街當巷人多地方」,橫街窄巷卻不放,老鼠多出沒在隱蔽地方,質疑當局鼠餌放置地點是否應作檢討,同時建議市政署以科學方式評估鼠患情況,向公眾交代鼠患水平。高岸峰對此表示認同,希望署方適時更新滅鼠技術,更細化地向公眾公布鼠患相關數據指標,提高居民衛生意識。
徐承康建議三無大廈可聯廈聯管
徐承康稱,市政署一直有宣傳「冇埞匿」、「冇路走」、「冇野食」的「三冇」環境,市民如發現老鼠出沒,亦可透過「市政在線」或熱線等渠道向署方反映,他建議署方舉行「清潔大行動」活動,讓居民直接動手參與,以免防鼠意識下降。
對於有居住「三無大廈」的居民反映,衛生情況欠佳導致有老鼠出沒,希望政府可協助處理。徐承康建議「三無大廈」住戶,可參考香港的「聯廈聯管」方式,聘請物管公司清理公共區域,以科學手段堵塞老鼠入侵渠道。
徐承康又稱,年近歲晚,市民及署方亦應盡快處理大型垃圾,杜絕老鼠的藏匿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