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藝志·澳門卷》新書發行 澳基會組織編纂十部文藝志書成果豐

嘉賓合影

由澳門基金會與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於2012年聯合啟動了「中國民族民問文藝集成志書·澳門卷」大型編纂出版項目,旨在通過組織內地和澳門各屆專家與民間力量,全面搶救本土民間藝術資源。項目包括傳統戲曲、曲藝、音樂、舞蹈、諺語、故事、歌謠等,共十卷,其中「戲曲志」已出版。如今《中國曲藝志·澳門卷》亦順利出版,為隆重其事,澳門基金會與「中心」於昨日下午6時假澳門富豪酒店5樓宴會廳舉辦新書發行儀式。

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蘭靜,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門文化局局長代表、學術及出版處處長林穎娜,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中國曲藝志·澳門卷》編輯委員會主編沈秉和等嘉賓出席主禮,以及十部志書各卷團隊負責人和代表、澳門圖書館代表、曲藝社團代表等近60人見證。

蘭靜致辭時指出,中國民族民問文藝集成志書的編纂開始於二十世紀70年代,經過30年、數萬人的努力,內地各省卷陸續編纂完成。他喜見澳門基金會的大力襄助,令該套志書澳門卷的編纂終可順利啟動。他表示《中國曲藝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層面唯一以方志體裁、統一體例、分省編纂的,記述曲藝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專業志書。而澳門卷是在遵循內地各省卷編纂體例、繼承編纂經驗,與時俱進的基礎上,積10年之功,編纂而成的碩果。他喜見《中國曲藝志(澳門卷)》的編纂與內地各省卷,特別是廣東卷,形成了一定的互補關系。

蘭靜

吳志良在致辭時引介,《中國曲藝志·澳門卷》有67.5萬字,提供了近千個曲目的有關信息,同時包括南音、粵謳、龍舟、粤曲等的曲詞,詳細記錄澳門歷來演出曲藝的機構、場所及場地過百處,並全面地整理藝人資料,為57名澳門曲藝人士立傳。他指出,該志書既從宏觀的視野組織編纂,也細緻深入地引介事件人物,編纂成果保存地方特色和時代背景和人文風貌,可謂澳門曲藝的「百科全書」。

吳志良

他還指,「十部集成志書·澳門卷」是澳門基金會高度重視的一個項目,其目的在於系統尋找澳門傳統文化的基因,讓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得以保育和傳承。他期望社會各界繼續關注並支持有關工作,共同參與澳門的文化保育、建設和傳承,為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添磚加瓦。

目前「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澳門卷」已出版《戲曲志》和《曲藝志》兩卷。各卷團隊正在加緊編纂工作。另外八卷分別有由戴定澄主編的《民歌卷》和《器樂曲卷》,沈秉和主編的《戲曲音樂集成》及《曲藝音樂集成》,張卓夫主編的《故事卷》,鄧景濱主編的《諺語卷》,胡國年主編的《歌謠卷》,以及鄧錦嫦(已故)主編的《舞蹈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