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未完成投資解約 張司:合約無設罰款或補償

張永春

2018年馬會獲得專營合同續期時稱,馬會將投資20多億元增加非博彩元素,包括發展如騎術學校、遊樂場、酒店及商場等,適合一家大小、老少咸宜的設施和項目,希望令澳門更多元化發展。馬會要求提早解除合同,未能完成有關投資承諾,須否向特區政府作出賠償?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強調,雙方協議解除合同是特區政府經研究、經考慮各公共利益後才接受。按照2018年簽署的專營批給合同條款,不論雙方協商或單方解除合同,均無規定相關罰款或補償,處理任何事項均需遵循法律合同。

張永春解釋指,解除合同要遵法律和合同規定,賽馬活動與其他博彩活動不同,沒有專門規範幸運博彩法律制度,可以適用的只有現行公共工程同公共服務批給制度,按2018年政府與澳門賽馬公司所簽署的批給合同,無論是雙方協商解除合同、或是單方解除合同,還是因其違規而解約,都沒有罰款或補償條款,強調政府處理任何事項都要遵照法律、遵守合同精神。未見到有違反合同要求而令政府要單方解除合同情況。

張永春又指,2018年政府與澳門賽馬公司商討續約時,向政府提交了較前瞻前性的投資計劃,與特區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目標一致,故政府同意有關續期,當時政府亦充分與社會、立法會介紹。但賽馬公司在近年經營遇到困難,且賽馬活動吸引力不斷下降,按照數據可見,2021年平均一個賽馬日入場人數為701人,2022年570人,2023年492人。經過3年疫情,及去年經營後,仍未有起色,賽馬公司決定向政府商討解除合約,特區政府亦尊重有關決定。

馬會4月前維持正常賽事

早在去年8月澳門馬會已傳出將年內結業及有員工收到「大信封」被遣散,昨日被多次問及賽馬公司是何時提出解除賽馬批給合同?張永春表示,大約是去年年中提出,之後雙方一直磋商,至去年底基本達成解除合同協議,期間雙方有共識,未達成正式協議前不對外公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動盪。按照2018年賽馬批給合同,賽馬公司需分階段提升公司注冊資本額,至去年底提升至15億元。賽馬公司一直增加注資額至10億元,但至去年底,雙方基本達成解除合同的協議,因此公司提出暫時不作增資。

張永春稱,本澳賽馬有40多年歷史,由於內地對澳投注賽馬的相關措施,令賽馬公司收入大幅減少,經營出現困難,即使公司有作出投資和翻新設施,但賽馬經營未能有效改善,投注額走低,如本地賽事不包括轉播,只有1.4億元投注額;賽馬活動對本地居民和旅客的吸引力減少,2020年全年入場人數3.8萬,去年為2.9萬人。賽馬公司本地員工250多名,稅務為1,600萬元,因此解除合同對員工就業和政府收入影響不大。

賽馬專營批給合同自4月1日起解除,張永春表示,意味著至3月31日前賽馬公司要維持正常賽事,博監局亦會作出相應的監管,員工在此之前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