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四建議支援紅碼大廈住戶

李良汪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資料顯示,截至7月11日,本澳紅碼區合共29個,部份由於封控期間發現更多陽性個案,封控日期被延長。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議員李良汪指出,陸續接獲康和廣場及新美安大廈多名住戶反映,由於公開資訊當中只顯示大廈增加的陽性個案數據,未有詳細列明個案於大廈內還是在管控中發現,居民憂慮倘大廈內仍不斷有陽性個案增加,最終將引發更嚴重的社區傳播風險。他建議當局盡快就相關大廈新增個案的原因、屬性,以及處理方案作出明確公佈,減少居民疑慮;迅速切斷倘有的傳播途徑,以免疫情擴散。
李良汪指出,康和廣場自7月4日被封控後,陽性個案仍持續增加,最新陽性個案已達60宗。由於相關數據只顯示新增的個案數量,並未具體區分在大廈內感染,抑或在醫學觀察期間發現,令居民憂慮大廈內已存在隱性傳播鏈。為減低居民疑慮、盡早切斷倘有的傳播風險及減少封控所造成的不便,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除在抗疫專頁上更新個案數據,同時應公佈紅碼區新增陽性個案的具體情況,包括在大廈內抑或管控中發現等資訊。並加強與倘有的管理機關及管理公司的溝通協作,最大程度釋除居民及社會疑慮;
二、倘新增陽性個案在大廈內出現,應盡快排查大廈內所有可能存在的傳播渠道,找出源頭並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倘存在垂直傳播風險,更需即時採取緊急方案,包括必要時的撤離措施等,保障住戶安全;
三、雖然當局會對紅碼區大廈進行一系列清潔及消毒措施,但不同大廈,其結構、公共空間面積、每座戶數、居民總數,以至陽性個案均有所不同,建議當局因應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尤其戶數較多及個案上升幅度較大的大廈,更需增加清潔及消毒頻率,減少因環境因素而產生的傳播風險;
四、有在醫觀酒店隔離中的居民反映,即使完成醫學觀察離開酒店,但健康碼因居住大廈仍被封控而繼續顯示為紅碼,無法乘坐公交及租住酒店,亦不知是否返回紅碼大廈,進退兩難感到徬徨。當局應建立應急機制,例如延長其於醫觀酒店的隔離日期,或在離開酒店當天隨即為有關居民轉為黃碼,以便其乘坐公交及租住黃碼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