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明會調查指四成五青年不了解 大灣區就業補貼政策及行情

出席嘉賓合照

為明確了解疫情前後對澳門經濟變化及影響,與研究本澳青年對於橫澳兩地的就業意向。善明會上月通過網絡問卷及面談方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逾45%青年對大灣區就業補貼政策及行情不了解。該會冀透過是次調查,扶持本澳學生及青年在橫琴發掘機遇,推動其提早進行職業人生規劃,擴闊視野及增加就業機會。善明會大會主席陳美儀還透露,計劃成立橫琴青年發展中心,助本澳青年了解大灣區、橫琴就業資訊。

調查發佈會

善明會「澳門青年就業意向調查發佈會」於昨日下午3時假澳門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中聯辦協調部副處長張康、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經濟民生處處長連信森、勞工事務局就業廳職務主管黃少君、中西創新學院院長辦公室副主任梁黃遠娜、粵港澳大灣區法律交流促進會會長許冰、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常務副理事長王俊光等嘉賓出席出席活動。由陳美儀、副理事長廖力嘉、理事陳希賢出席並公佈調查結果,是次發佈會吸引近150名本澳青年參與。除公佈調查結果外,亦邀請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及澳門大學金融及商業經濟學系副系主任李振國,為出席青年分析澳門及大灣區之發展狀況。

善明會由5月開始,以本澳21至45歲之專才青年、應屆畢業生及轉職青年為對象,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工作。當中以網絡問卷及面談形式進行,收集期由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共收集了1,024份有效問卷及與100位青年進行面對面訪談。

調查顯示,疫情下大批公司面臨結業,部分青年被迫轉職維持生計,有60%青年工作受到影響。而他們轉職的主要原因為經濟環境轉差(48.2%)、行業前景不明朗(45.3%)及前公司結業或人員裁減(38.2%)等。近67%青年修讀的專業與目前的工作不匹配,疫情後失業率的問題更為突出,加上應屆畢業生沒有社會經驗,尋找與專業相關工作更為困難。

逾四成半青年對橫琴相關政策不了解

逾45%受訪者對橫琴就業補貼政策及行情不了解。其中在職人士對相關政策的補貼了解最少佔66.5%;應屆畢業生佔33.5%。青年前往橫琴就業意向方面,推動青年前往橫琴的三大因素分別是:發展前景(49.2%)、薪酬可觀(39.6%)、津貼補助(34.6%)。四成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願意前往大灣區或橫琴工作,理想薪金範圍為澳門幣1.2萬元至1.8萬元。另外,60%受疫情影響的在職人士則表示,理想薪金範圍達澳門幣兩萬元以上,才願意前往橫琴工作。

建議多方合作加強青年向上流動

根據調查所得,善明會向政府部門、學校及民間團體作出多項建議。政府方面,建議加強整合橫琴資訊,優化平台分享灣區人才需求狀況,增加本澳人才上流機會。學校方面,建議根據政府未來發展政策,鼓勵學生提早進行有針對性的生涯規劃。社團方面,則建議加強橫琴資訊宣傳,組織青年參觀、考察,多方面體驗橫琴生活,並多舉辦專業的課程及比賽,提高青年競爭力。

善明會籌備橫琴青年發展中心

善明會在是次調查中,發現澳門青年對參與深合區發展的需求。有見及此,善明會正籌備成立善明會橫琴青年發展中心,現已委託律師進行相關手續,服務對象涵蓋在職青年、大專學生、專業人才等。既配合國家政策,有利澳門社會轉型發展,亦為澳門青年搭建新橋樑,幫助他們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陳美儀受訪時稱,設立中心希望幫助時下有意到橫琴、大灣區就業的青年,提供更多資訊,並期望與政府有關部門和一些公司洽談,能提供服務予青年對接,初步希望在暑期提供一個月時間讓青年嘗試一下,若有興趣可以做長工。

陳美儀

她又透露已與一些公司溝通,「我一個人都識唔晒全部公司,政府亦願意協助」,希望可以更廣泛,計劃7月底能夠運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