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高質量完成漳州核電海底排水隧洞管片預製

項目管片廠航拍(中交四航局供圖)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完成全部管片預製任務,標誌著該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為後續隧洞貫通及核電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漳州核電是中核集團在閩重點項目,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漳州核電3、4號機組排水隧洞工程承擔著核電機組冷卻水排放的功能,隧洞單洞長度超5,200米,建成後將護航兩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順利運行。

據中交四航局福建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現場負責人邱燕華介紹,隧洞採用拼裝式單層襯砌,管片為新型CT連接型。自2023年7月8日啓動首環預製以來,項目團隊秉持「高標準、嚴要求、快推進」的原則,歷時兩年多,成功克服新型管片技術難度大、精度要求高等多項挑戰。

項目隧洞內部(中交四航局供圖)

盾構管片作為隧洞結構的主要裝配構件,是抵御土層壓力、地下水壓力及其他特殊荷載的重要屏障。為保障管片生產質量與進度,項目部嚴格執行班前講話、碰頭會、周例會等管理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各班組在安全、質量與進度方面的難題。通過開展多維度安全隱患排查,確保項目安全生產工作各環節管控到位,構建起多方協同的安全防線。面對高溫、颱風等不利天氣,全體建設者堅守崗位,加強統籌調度,確保施工期間原材料供應穩定、管片質量可控。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堅持「一次做對,一次做好」的質量方針,從源頭把控管片品質,抓實進場驗收,細化工序管理,確保成型隧道結構平整、美觀且無滲漏。圍繞管片一次成型目標,項目團隊總結形成《CT連接件管片混凝土專項工藝應用》,以規範化管理保障工程質量。從混凝土配比到模具調校逐項攻堅,項目實行24小時參數監測與記錄,逐步建成涵蓋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築、管片養護等環節的智能化生產線,形成一套高效、規範的標準化生產體系,為隧洞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項目管片現場存放區(中交四航局供圖)
項目管片鋼筋加工存放區(中交四航局供圖)

隨著關鍵節點的突破,邱燕華表示:「項目團隊將繼續發揚敢打硬仗、勇於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強化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扎實推進海底隧洞後續建設任務,為我國核電事業可持續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貢獻四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