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倆走得比我快

當看見小女兒可以獨自爬上樓梯,穿過短橋,再以趴著的姿態從旋轉滑梯上笑著滑到地面時,這場景再一次告訴我,她長大了。在接近一歲半的日子裏,從思想認知到語言表達,再到肢體行動,她都展現出質的提升。簡單的詞語不能精准闡釋她的想法,主謂結構和動賓結構便取而代之成為表達的基本框架。「妹妹今天能說一句四個字的話了。」「她剛剛說了五個字呢!」太太開心地說。「你問她話,她都懂得回答。」媽媽笑著告訴我。不久前,我們在飯桌上切開了水果,我跟媽媽說「妹妹的手碰髒了,還沒洗手」,話音剛落之際,站在一旁的這位小不點,竟然閃電般轉過身體,三步並兩步地走向洗手盆,撥開水頭自己搓起手掌。看著她宛如競速選手般的背影,我們都不禁被逗樂了。

小女兒嘴如其名,外觀和說話都甜甜的,非常惹人喜愛。早在約摸一歲時,她就懂得稱呼家人,在外還會喊「伯伯」「姨姨」,聲音清澈響亮。如今,從她嘴裏蹦出的話越來越多,這一點跟比她年長六歲的姐姐頗為相像。姐姐是話不停的「刁蠻公主」,老師日前才又向我們告狀,說她上課總愛跟身邊的同學說閒話,幾番換位也改不掉這習慣,要是再不改,就把她安排在後面的角落裏,跟水管「同桌」。這愛說話的姊妹倆,相親相愛,每天都是一副玩不夠的樣子。妹妹半夜醒來會喊「姐姐」,姐姐每天睡前都吵著要和妹妹玩。「這麼愛說話,都不知道像誰呢。」我跟太太說道。「他一年級時,就因上課說話被老師批評過。」媽媽翹著嘴唇望向太太,手指卻指著我,一點都不留情面。

這學期,大女兒被選進了學校合唱團,每週一的合唱團微信群裏,都能看到這位幫著兩根小辮子,跟著團友們一起開心唱歌的小姑娘。回到家裏,琴蓋揭開,讓十根手指在黑白相間的舞臺上跳舞,技巧越發熟練。誠然,她絕對算不上的勤奮的,但進步肉眼可見。想當初,她跟鋼琴老師學過的每一首曲子,練習前都要我再示範一遍,似乎在挑戰我那單薄的鋼琴基礎。漸漸地,她已能獨立練習,手指動作也慢慢規範起來,彈出來的聲音自然也更加流暢和諧。每當琴聲響起,小女兒便屁顛屁顛地走過來,忍不住伸出小手指,想要參與到這場「手指舞會」中。我想,她已經發出了信號,學鋼琴,也得有她一份!

人的成長,總是置於大時代背景之下的。父輩出生於新中國成立後不久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我成長在改革開放後的珠三角地帶,而兩位女兒則在資訊化時代中,奔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水土上。我有幸坐上高速發展的「春天號」列車,成長與父輩自不能同日而語。而今,看著眼前漸漸長大的身影,我也知道,她倆走得比我快。此刻,我還是她倆的人生導師,而想必很快我就要向她們學習,好讓自己的腳步能繼續勇往直前,一起走向未來。

作者:楊肖坤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廣東省作家、音樂家、攝影家協會會員,長年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