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灣區經濟論壇2025在港召開 探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動力

由團結香港基金、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澳門基金會主辦的「世界灣區經濟論壇2025」今(3)日盛大舉行,論壇借鑒世界各大灣區經濟發展先進經驗做法,充分把握灣區經濟發展機遇,搭建全球灣區對話平台,發揮獨特優勢,更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論壇上冠蓋雲集,全球行業專家及業界代表聚首一堂,共同探討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論壇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致開幕辭。

前任三藩市灣區委員會總裁、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 Sean Randolph;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擔任主旨演講環節嘉賓。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透過視像致歡迎詞表示,論壇以「打造新經濟動力」為主題是適時和且具前瞻性,尤其是在中央最近發表的「十五五規劃」,將粵港澳大灣區確定為高品質發展的引擎之一。他強調了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發揮的重要作用,並正透過港深創新科技園區、北部都會區等,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以及國家新發展藍圖中確定的其他重點創新技術產業領域加強合作。

黃偉綸視像致辭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各大灣區之林。六年來,大灣區的產業體系不斷健全,廣東擁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新能源等九個萬億元級的產業集群。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以港澳發達的金融、貿易、法律等現代服務業相得益彰。

鄧海光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結合澳門的發展定位和使命,提出了四點提議,一是澳門在致力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下,助力建設高品質人文灣區,以旅遊為載體,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與和諧共生的灣區氣象。二是積極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做好中葡論壇、拓展中葡跨境電商、促進雙向投資,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將葡語國家企業「引進來」。三是構築「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文明對話,發揮澳門原有文化共融的社會基礎與制度優勢。四是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與「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機遇,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與高品質發展。

吳志良

本次論壇滙聚了來自粵港澳三地,以及來自美國、日本等地的專家學者、行業專家和業界代表,就全球灣區發展的路徑、粵港澳大灣的獨特優勢,以及灣區內的生物醫藥發展狀況、醫藥協作的新格局、人工智能的發展、全球灣區內人工智能的跨界協作等作主旨演講和專題討論。另一方面,為了促進交流,構建高層次的跨界對話,11月2日(周日)進行了題為「大灣區戰略下的香港新機遇」的爐邊對話,當中,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特聘教授;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就大灣區政策落實的關鍵因素,以及在中美關係的地緣政治下,香港如何為大灣區的企業服務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