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對今年經營表示「唔樂觀」 陳澤武:需辦更多提振社區消費活動

經濟復甦餐飲業未能受惠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較早前就業發展與展望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近400間商號後發現,業界對今年經營展望整體趨悲觀,超過半數受訪商號表示去年總營業額同比下降,位於旅遊區的受訪商號只有5%表示去年總營業額有所上升,民生區亦只有9%受訪商號表示去年總營業額同比有增長。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直言對今年餐飲業的經營前景感到「唔樂觀、唔睇好!」要提振社區消費,需要舉辦更多的消費活動,吸引居民留澳消費、旅客延長留澳時間。

今年年1月至2月期間,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面向業界就行業發展與展望進行問卷調查,成功走訪近400間商號,亦訪問一些知名企業,當中79%的商號位於民生區,餘下的21%位於旅遊區。經分析結果,主要發現,超過半數受訪商號表示去(2024)年總營業額同比下降。62%的受訪商號表示2024年總營業額較前(2023)年下降,而表示持平和上升的商號則分別為31%和7%。
民生區只有9%商號營業額有增長
旅遊區與民生區若進一步分區分析,位於旅遊區的受訪商號只有5%表示去年總營業額有所上升,而表示持平與下降的分別為34%和61%。然而,在民生區的受訪商號只有9%表示2024年總營業額同比有增長,表示持平和下降的則分別同為29%和62%。
調查亦發現有逾九成受訪商號表示,2024年的早巿、午巿、下午茶時段營業額較2023年下降或持平;逾五成受訪商號表示晚巿及宵夜時段營業額同比平均下降58%。當中,位於民生區的受訪商戶表示2023年晚市及宵夜時段營業額同比下降的分別為64%和56%,而在旅遊區的受訪商號則分別66%和61%。
整體餐點定價與2023年相比,55%的受訪商號表示2023年整體產品定價「持平」,表示「上升」的佔6%,39%表示「下降」。調查數據顯示,以「堂食」佔61%,而「外賣」平均佔39%,當中「自送」、「客人自取」及「第三方配送」則分別為10%、17%和12%。
店舖租金食材成本佔主要開支
受訪商號經營成本結構當中的三大支出分別是,「店舖租金」平均佔27%,「食材成本」平均佔27%,「人工成本」平均佔25%。「第三方平台」的成本佔比為10%。此外,「燃料水電」平均佔11%。整體而言,57%的受訪商號認為2024年各類大型活動的舉辦有助對營業額增長。旅遊區商號有22%受訪商號表示沒有幫助,民生區則有42%。電子支付交易成主流。受訪商號表示,平均83%的交易是通過電子支付方式,現金方式交易的平均佔17%。
調查指,2025年經營展望整體趨悲觀。對今年(2025)經營展望表示悲觀和十分悲觀的受訪商號分別為32%和17%。若分區分析,位於民生區的受訪商號對今年經營展望表示樂觀、持平和悲觀的分別為4%、28%和37%;而位於旅遊區的受訪商號則分別為11%、31%和26%。受訪商號中94%表示會採取以下措施改善營業現況:31%會推出優惠方案(如:團購、折扣、立減卷、優惠套餐等)、23%會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15%會線上線下結合經營、18%會參與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4%表示會推出人氣角色/遊戲聯乘產品或食品、3%會推出預製菜或禮盒等,而不會採取任何措施的受訪商號僅佔6%。

僅5%受訪商號稱會到橫琴投資
調查結果顯示,表示會在今年往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或合作經營飲食業的受訪商號有18%,當中最受歡迎的目標市場前三位分別是珠海、廣州和深圳。此外,「不會」或「考慮中」的則分別佔50%和32%。表示會在今年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投資或合作經營飲食業的受訪商號僅有5%,表示「不會」或「考慮中」的則分別佔62%和33%。
關於在今年希望特區政府舉辦或推出哪些優惠、活動或措施以吸引旅客留澳,幫助餐飲業界發展及本澳經濟復甦的回應,獲得最多受訪商號認同的前幾項分別為:舉辦美食主題盛事活動(19%)、舉辦多元化社區節慶活動(17%)、舉辦國際會展活動(13%)、舉辦社區活動(13%)、推出旅遊優惠(12%)、推出業界資助計劃(11%)、其餘(16%)分別為加強對外多管道宣傳推廣、加快審批外顧額,頒授業界認證以及舉辦培訓及考察交流活動。
陳澤武:社區消費措施作用不大
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分析指,2023年為疫後復常,當年消費者爆炸式消費,所以餐飲業生意較為暢旺。2024年即使政府推出了提振社區消費措施,由於該措施面向多個行業,對餐飲業的成效不太大。居民北上消費已成大趨勢,不會逆轉,未來只會有更多居民北上消費,所以要提振社區消費,需要舉辦更多的消費活動,吸引居民留澳消費、旅客延長留澳時間。
陳澤武續指,中美貿易戰未明朗,華人傳統有積穀防饑、未雨綢繆意識,令本地消費力和旅客消費力都受影響,傾向謹慎消費,在此氣氛下,對今年餐飲業的經營前景感到「唔樂觀、唔睇好!」

被問到是否已出現結業潮?陳澤武說:「唔好講飲食業,超市都好多吉鋪,實有結業情況。」要激活市場和消費力,陳澤武認為,不能一直依靠政府「泵水」,沒有競爭力的商店即使有政府為市場注資,也會結業。要振興社區和民生區經濟,他認為,需要政府推出相應政策、中小微企配合、業主願意因應市場調節租金、吸引本地消費力和旅客消費,才可以使整個地方具吸引性和競爭力。

促降低餐飲市場准入門檻
為助力本澳經濟全面復甦,支持業界實現持續發展,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建議續推餐飲業智能升級先導計劃,建議特區政府延續政策並加大資助額度,持續驅動餐飲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業界在科技應用層面的革新及推進。
其次是簡化發牌程序,降低准入門檻。首階段可選取具代表性的本澳社區進行試點,並於「試點區」內實施條件放寬措施一年後,再經客觀總結評估效果。使更多創業者選擇投身餐飲行業,吸引更多特色餐飲進駐,緩和社區空置商鋪問題,達到活化社區之目標。
倡編制澳門特色美食地圖引客入區
助力旅客走入社區尋覓美食方面,該會建議特區政府繼續聯動內地傳媒機構,加大宣傳力度,結合本地傳媒與社團的社區網絡等,從多維度、多方面加大宣傳社區美食,助力本澳社區美食走進大眾視野。當前各類美食榜單層出不窮,均為食客提供重要參考。在澳門本地餐飲配送平台蓬勃發展之際,建議特區政府聯合業界社團及多方力量,打造具公信力的「澳門製造」美食評鑑體系。為旅客提供在地化美食指南及編制澳門特色美食地圖,豐富旅客來澳體驗。
該會同時建議政府整合本澳歷史及文化脈絡,設計「旅遊+」深度體驗路線,聯合特色餐飲與社區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出主題式社區文化旅遊路線,引導遊客探索特色社區老店,帶動社區周邊消費,促進社區經濟效益。以及建議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美食旅遊品牌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合作,加大宣傳本澳特色美食,建造灣區「美食旅遊走廊」,加強灣區聯合推出主題式跨區域美食路線,設立灣區美食數字平台,方便各地旅客,擴大客源腹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