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策舉行座談會探振興澳門產業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舉辦座談會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舉辦「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今年主題為「齊心協力·共築社會幸福基石」,主辦單位冀通過學者及社團代表一同深入探討如何把握新時代發展機遇,振興澳門產業。發策理事長高岸聲建議應積極調配財政資源及各項基金,加大力度對潛力新興產業的長期投入,尤其須關注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韌性,以及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提供青年實習機會與職業發展通道,避免澳門青年「結構性失業」與「技能錯配」的情況。

高岸聲致辭時表示,澳門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同時與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進中國 式現代化的進程緊密相連。今年是國家「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之年,也是澳門第三個五年規劃的謀劃之年。藉助這一重要契機,謀劃澳門未來發展,必須「上接國家規劃所需,下承澳門地區所長」。而共築社會幸福基石必須以「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推改革、促發展」為基調,持續探索創新的模式、制度及體系,並轉化為規劃目標,為澳門的長治久安構築堅實的發展根基。

高岸聲

倡建立新興產業發展支援體系

澳門在面對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需求,高岸聲建議應積極調配財政資源及各項基金,加大力度對潛力新興產業的長期投入,尤其須關注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韌性,適度對產業的投放資源保持耐性,給予精準的政策扶持,讓新興產業能夠成功成長。在推進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構建引才、育才及留才的良性循環體系至關重要」,這是保障產業持續創新升級、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除此以外,澳門青年作為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在澳門產業結構調整及優化過程中,他們的高學歷高知識是新興產業所需要的新生動力,因此青年就業問題與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相輔相承,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提供青年實習機會與職業發展通道,避免澳門青年「結構性失業」與「技能錯配」的情況,讓澳門青年為新興產業發展貢獻青年活力。

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澳門在面對民生需求方面,高岸聲建議運用精準、具針對性的民生支援政策, 優化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支出效能,通過完善財政管理、優化財政政策、健全財政體系,構建多維度、多樣性的民生支援及協助機制,同時依託社團的輔助與支持作用,滿足社會公共服務需求,為民生福祉創造再優良環境。

他又指,在社會民生當中,就業始終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和民生福祉的 「助推器」,須關心不同年齡層居民的就業情況,持續監測就業率、薪資水準、 技能缺口等,加大力度推進就業培訓及配對服務,動態調整就業政策,以保障居民就業情況,從而保持社會穩定持續發展。

高岸聲並建議構築澳琴協同發展新格局,探索跨域合作,促進跨域治理,優「分線管理」的政策框架,讓澳門與橫琴之間的「人流、物流及資金流」運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才能夠實現更高效、更順暢的澳琴協同發展效能。

會上,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鍾韻在「他山之石」環節,分享「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10名社團代表分別就「振產業多元,促區域聯通」及「穩社會發展,築民生基石」為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