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澳門+橫琴」產融新範式 深合區產業規劃聚力「四新」
》-1024x683.jpg)
深合區正式印發《產業規劃(2025-2029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重要指示精神,日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2025-2029年)》(以下簡稱《產業規劃》)正式印發,指導深合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產業發展,規劃期至2029年。
《產業規劃》共分十章,從「四新」產業發展、琴澳產業一體化布局、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產業空間格局等方面,對深合區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多措並舉破解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等難點問題,明確將構建「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琴澳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國際健康島、活力島、數字島、財富島,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產業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深合區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從制度體系、要素流動、特色產業發展、琴澳一體化水平,以及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等方面,為深合區未來五年的產業發展指明了路徑。
錨定「四新」產業 系統謀劃發展任務
此次印發的《產業規劃》將全面落實落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關於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的意見》等戰略部署,結合當前橫琴產業發展實際,進一步細化調整重點產業方向,系統謀劃了深合區「四新」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
其中,針對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產業規劃》明確將聯動澳門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平台載體、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支持建設澳門院校的產學研示範基地。同時,深合區將著力構建特色微電子產業鏈,加快培育數字經濟,前瞻布局未來信息、未來製造、未來健康等未來產業。
針對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產業規劃》提出將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推動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國家級實驗室,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還將建設食品及保健品示範基地,用足用好「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標誌,支持發展高附加值的食品及保健品。

針對文旅會展商貿業,《產業規劃》提出高水平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島,構建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平台,培育新型國際貿易中心等目標,涵蓋支持機電和電子消費產品展覽等大型科創會展活動在琴澳舉辦、加快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建設等系列舉措,加緊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針對現代金融產業,《產業規劃》從豐富深合區金融業態、促進現代金融高質量發展、推動跨境金融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將加快引育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培育養老金融,加快發展數字金融,有序拓展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等多項舉措,推動跨境資金更自由便捷流動。

全面聯動澳門重點產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對接國家「十五五」時期規劃部署,聯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規劃,《產業規劃》立足澳門所需、橫琴所能,設置了專門章節,明確琴澳產業一體化重點任務和項目,進一步支持、服務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主攻方向。
《產業規劃》首先強調琴澳共同做強文旅會展商貿產業,支持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共同辦好琴澳品牌會展活動,聯動發展商貿產業和跨境物流,深化「一賽兩地」「一節兩辦」模式,推動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全面加快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建設,聯合實施「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模式,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化和現代化,共建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
在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方面,深合區將加強與澳門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務,推動澳門金融機構參與深合區建設,並強化琴澳兩地金融監管合作。
在共同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將加快構建「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模式,支持科技企業在琴澳雙城發展,進一步完善「科創在澳琴」生態圈。
深化產業協同打造營商環境標杆
《產業規劃》還就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新高地提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包括加強經營主體培育和保護,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地,營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攜手打造內外雙循環鏈接平台等,深合區將通過實施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實在的發展紅利。
立足粵澳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產業規劃》明確,深合區將構建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片區(高等教育產業、科技研發產業、數字經濟產業、高端製造產業組團)、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片區(中醫藥產業、大健康及品牌工業組團)、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片區(國際商貿服務產業、高端會議康養產業、文旅休閒產業、高端服務產業組團)、現代金融片區(現代金融產業組團)等四大片區十一個產業功能組團,通過明確產業功能片區指引和建設時序,強化產業集聚發展、資源精準投放。
此外,《產業規劃》還提出區域協同發展。深合區將推動構建與珠海、澳門海外聯合招商機制,構建「總部在澳門、研發在橫琴、生產在珠海」的產業合作模式,增強澳珠極點引領作用。《產業規劃》同步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完善琴澳產業協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