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珠港澳大學生創業陪跑計劃第二期活動圓滿結束

大合照
由珠海市人才資源與就業服務中心及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聯合主辦的「2025珠港澳大學生創業陪跑計劃」第二期活動,昨(10)日在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大學生創客空間順利舉行。本活動圍繞「助力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生涯規劃貫通發展」主題展開分享與研討。
活動通過主題講座、實戰分享與項目路演等形式,為青年學子搭建創業政策對接、經驗賦能與資源整合的橋梁,助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當日,澳門《捷報》日報及澳門新媒體協會派出專家代表參與分享交流,來自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珠澳大學生創業谷、創業大賽參賽選手及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在孵企業代表等40餘人參加活動。
在主題講座環節,珠海市人才資源與就業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辦公室主任嚴杰雄以《就業與創業生涯規劃的貫通發展》為題,多維度講解大學生就業創業生涯規劃貫通的重要意義,強調創業與就業並非割裂,貫通是成功創業者的共同道路,並介紹了就業創業貫通的教育體系架構,提倡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與意識,提升其自主工作與持續學習能力。此外,嚴杰雄還介紹了珠海市人社部門透過「四多服務」模式支持青年人才創業創新,並以珠海高新區「五個一」加速競逐低空經濟新賽道為例,為在場青年大學生展示珠海城市產業發展趨勢與優勢。

珠海賽耕智數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第25批入孵企業,邀請其創始人鄧坤林分享其「農直送·雲種植」項目從創意孵化到落地的八年實戰經驗。鄧坤林亦為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畢業生,以「實戰×思維」為主題,剖析政策紅利對農業電商發展的推動作用,鼓勵大學生善用珠海市人社部門提供的創業孵化平台與政策資源,提升項目市場運營能力。
活動特邀澳門《捷報》日報社長兼澳門新媒體協會理事長關健生擔任分享嘉賓,從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視角,介紹珠澳跨境項目孵化與新媒體賦能文創產業發展等戰略合作機遇,為學子開拓灣區創業新視野。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近年來持續強化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通過「課程+實踐+孵化」三維聯動模式,與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平台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建立常態化合作,為學生提供「導師陪跑+項目預孵化」服務,培育創業新苗。

活動中,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陳潤彬與馮曉霞分別展示了社會創新與科技應用領域的項目情況。陳潤彬以《航展「熱」與社區「暖」的雙向賦能——珠海居民歸屬感提升的治理密碼》為題,提出「節事驅動型治理」新模式;馮曉霞的《超微感知:高性能生物傳感技術的領跑者》項目,聚焦醫療診斷與食品安全領域。創業導師對兩項目團隊進行專業點評,建議進一步挖掘跨領域應用場景,強調青年創業需兼顧「技術深度與場景廣度」,實現高校創新成果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珠海市人社部門持續優化青年人才創業創新生態,透過建設「一核兩翼」孵化載體與舉辦珠港澳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舉措,助力青年大學生逐夢灣區。珠海市人才資源與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深化珠港澳三地大學生創業資源交往、交流與交融,完善從項目孵化到市場拓展的全週期扶持體系,搭建「零距離、有溫度、見實效」的創業服務平台,讓珠港澳青年學子的創新夢想在珠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