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切實解決政務「澳門地址」對澳門新街坊造成的困擾(一)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溥森
日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橫琴舉行。由合作區管委會雙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和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共同主持。會議傳達和學習了習近平主席視察廣東和澳門及考察橫琴合作區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聽取了深合區今年工作報告及年度重點工作匯報,通報有關預算執行情況,以及審議深合區今年的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
岑浩輝表示,經過三年的努力,深合區琴澳一體化水平逐步提升,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彰顯。今年的重點工作,政府已設立「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將圍繞產業民生法規修改、琴澳政策聯動等方面推出系列具體舉措,共同推動合作區建設展現新面貌、實現新突破。
王偉中表示,越來越多的澳人澳資澳企在橫琴安居樂業、紮根發展;粵澳共同錨定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橫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地的全新定位,攜手推動互聯互通跑出「新速度」,開創合作區建設新局面。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的召開,意味著粵澳兩地將以澳琴一體化為目標,以法律制度創新為突破口,以辦好民生實事為中心,加快推進橫琴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問題在於,現時澳門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仍然殘存著溝通協調不暢,遇事相互推諉扯皮的官僚陋習,不僅嚴重地影響公共行政改革,削弱政府的治理效能,而且還在生活上給市民大眾帶來種種的麻煩與不便。「澳門新街坊」住戶遇到政務「澳門地址」的困擾,便是明顯的例證。
據資料顯示,現時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2萬人,就業人數達6,000人。「澳門新街坊」項目,則是粤澳两地攜手合作建設的首個面向澳門居民的綜合性民生工程,自2023年11月底開始接受認購以來,已售出超1,300户,有500多户家庭入住其中,享受著「澳門+橫琴」的跨境雙城生活。唯根據澳門的現時法律規定,市民在辦理政務服務時,往往需要填報在本澳的居住地址,以便當局寄送相關文件或單證。而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卻不接受以橫琴深合區的住址進行登記,令不少出售澳門物業後再置換「澳門新街坊」住宅單位的居民,因無法提供澳門地址,在申請辦理某些政務服務時束手無策,連外地寄來的信函和明信片也無法收到,難怪市民抱怨在「澳門新街坊」是沒有郵政服務的。當然,政府在展開公共行政優化改革中推行了電子服務,不少政務可通過「一戶通」和「商社通」全程在網上辦理,不過又因電子網絡的技術與設備問題,導致未能實現「一網通辦」,令市民收取一些有時間限制的信函票證,如現金分享支票、法院的相關傳票以及交通違例罰單等出現延誤甚至掉失。更甚者,還會衍生出法律責任追究問題。(待續)
作者: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