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與肝癌的關係

乙肝病毒與肝癌的關係,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全球每年約有74萬人因肝癌死亡,其中超過50%的病例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在中國,這個比例更是高達80%以上。乙肝病毒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健康的肝臟推向癌變的深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個「隱形推手」?讓我們一起來揭開乙肝與肝癌之間的神秘面紗。
一、乙肝病毒:肝癌的「始作俑者」
乙肝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專門攻擊肝細胞。當病毒侵入肝細胞後,會將自己的DNA整合到肝細胞的基因組中,導致肝細胞基因表達異常。這種整合不僅會干擾肝細胞的正常功能,還可能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為肝癌的發生埋下隱患。
乙肝病毒的持續複製會導致肝細胞反覆受損和再生。在這個過程中,基因突變的概率大大增加。就像一個不斷被複製粘貼的文檔,每次複製都可能出現新的錯誤。這些基因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發細胞癌變。
乙肝病毒產生的HBx蛋白是另一個致癌「幫兇」。這種蛋白能夠干擾細胞的正常信號傳導,抑制細胞凋亡,促進血管生成,為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創造條件。
二、從肝炎到肝癌:一場「無聲的戰爭」
乙肝病毒感染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這使得很多人忽視了它的存在。病毒在體內悄無聲息地複製,持續攻擊肝細胞。隨著時間推移,部分患者會發展為慢性肝炎,出現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如果不加以控制,慢性肝炎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此時,肝臟的正常結構被破壞,形成大量纖維組織和假小葉。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發病率顯著升高,每年約有2%-5%的肝硬化患者會發展為肝癌。
肝癌的發展是一個多階段、多因素的過程。除了乙肝病毒感染本身,年齡、性別、飲酒、合併丙肝或HIV感染等因素都會影響肝癌的發生風險。其中,男性、40歲以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風險更高。
三、阻擊肝癌:預防勝於治療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自1992年開始推行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顯著降低了兒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對於成年人,特別是醫務人員等高風險人群,也應該及時接種疫苗。
定期體檢對於早期發現乙肝病毒感染至關重要。乙肝病毒攜帶者應該每3-6個月進行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甲胎蛋白檢測,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肝臟超聲檢查。這些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肝癌,提高治愈率。
抗病毒治療是阻斷乙肝向肝癌發展的關鍵。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能夠有效抑制病毒複製,降低肝癌發生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能隨意停藥。
乙肝與肝癌的關係警示我們:預防勝於治療。通過接種疫苗、定期體檢和規範治療,我們完全有可能阻斷乙肝向肝癌發展的進程。讓我們攜手共同對抗這個「隱形殺手」,守護肝臟健康。記住,預防肝癌,從防治乙肝開始。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毛家豪 西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