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會議開幕 李強:今年GDP增長目標5%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網圖片)
全國人大會議昨日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過去一年,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至於港澳台工作方面,他表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會議程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去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審議去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以及今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等。
李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
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一年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穩」的態勢鞏固延續。主要表現在,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進」的步伐堅實有力。主要表現在,產業升級有新進展,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台階、畝產提升10.1斤;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7.7%,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10.4%。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面對多重困難挑戰,我們加力實施存量政策,適時優化宏觀調控,積極有效應對。特別是堅決貫徹落實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明顯回升,社會信心有效提振,既促進了全年目標實現,也為今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GDP增長目標5% 今年將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李強表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今年將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時期新的階段性特徵,科學確定發展目標,謀劃好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更好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指導作用。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提出上述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與可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並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體現了在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背景下,加大穩就業力度的要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目的在於通過各項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關係,使價格總水平處在合理區間。實現這些目標很不容易,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今年赤字率4% 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
李強還表示,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要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更加註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嚴格落實分級保障責任,築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推進財政科學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嚴禁鋪張浪費,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李強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從放寬准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完善免稅店政策,推動擴大入境消費。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健全縣域商業體系。完善全口徑消費統計制度。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和民生需求,發揮好各類政府投資工具作用,加強財政與金融配合,強化項目儲備和要素保障,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動「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順利收官。切實選准選好項目,管好用好資金,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堅決防止低效無效投資。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350億元。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強化超長期貸款等配套融資,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實施好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下放項目審核權限等措施。簡化投資審批流程,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讓民間資本有更大發展空間。
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港澳台工作方面,李強表示,我們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我們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李強最後表示,信心凝聚力量,實幹譜寫華章。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