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嚴煙場域  保障學童健康

每年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於1987年創建了世界無煙日,以引起全球對煙草流行及其致命影響的重視。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為「戳穿誘惑:揭露煙草和尼古丁製品行業的策略」,旨在揭示煙草和尼古丁製品行業如何欺騙大眾並增加產品的吸引力。

吸煙引致多種致命癌症已為人所共知。降低香煙的曝光率和易得性,是有效的控煙策略。目前,根據本澳第13/2022號法律修改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的規定,校園指定吸煙區範圍以外是禁止吸煙的。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指出,除了100%無煙環境以外的任何方法,包括通風、空氣過濾和指定吸煙區(無論是否有專門的通風系統),都一再表明是無效。根據實證顯示,只要室內吸煙被允許,任何技術手段都無法有效防止人們接觸煙草煙霧,任何通風系統都無法降低二手煙和三手煙的危害。此外,這也會增加非吸煙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學童因接觸香煙而走上吸煙的道路。香港早在2006年修訂《2006年吸煙(公眾衛生)(修訂)條例》,法定禁止吸煙區的範圍已擴大,涵蓋更多場所,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學校一律禁煙;台灣亦於2023年修訂菸害防制法,於3月22日擴大禁煙的室內外公共場所,包括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全面禁煙。

無煙校園已成為本澳社會的主流共識,如何加快落實校園全面無煙化、擴大校園延伸空間的無煙管控、擴大候車區域及其相鄰空間的禁煙範圍,以及遏止二手煙對學童的影響,刻不容緩。透過逐步提高合法購買煙草的最低年齡,最終實現永久禁煙的政策,持續且長期地降低吸煙率,進一步防止年輕人染上煙癮,並為煙草的終結創造有利條件。因此,本澳應儘快修訂《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擴大禁煙範圍並提升禁煙年齡,以保障本澳青少年和學生免受煙草的傷害,守護其身心健康。

作者:首都師範大學澳門校友會會長 倫國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