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沙龍」走進青洲山遺蹟 推廣在地歷史文化

一眾嘉賓與參加者合照留念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記憶沙龍」今年首場公眾講座於1月18日在青洲避靜院順利舉行,活動結合青洲歷史文獻梳理及實地考察活動,啟發參加者對本土歷史和文化遺產的欣賞和珍視。

本次「記憶沙龍」以「覔跡尋蹤——澳門青洲山實地考察活動」為題,由澳門特區政府前文化遺產委員李業飛博士及勞校中學歷史學會指導老師郭桂豪主講,分享他們多年搜集青洲山史料和考察研究的精彩內容。李業飛博士從青洲島和青洲山所在的位置說起,回溯教會在青洲山活動的足跡,重溫軍事禁區的歷史,並以豐富的圖片說明青洲島周邊的填海造地和地貌變化,細訴青洲山歷史與澳門歷史之間的關係和未來青洲山發展的機遇。活動的後半部分由郭桂豪老師帶領一眾參加者走進青洲山的「心臟」地帶,分享他帶領學生就青洲山進行田野調查的成果,探索形態與功能各異的軍事遺跡,重構了各項遺蹟的分佈圖,猶如帶領讀者回到過去,感受青洲山上的歷史時光。

青洲山的遺蹟是集宗教、軍事、工業性質於一身的歷史建築群,經歷四百多年滄桑變遷,具有豐富歷史內涵和研究價值。參加者身處具有數百年歷史的避靜院進行講座後,一同前往青洲山考察,實地走訪了現存古樹和生態情況,穿越昔日軍事設施的遺址,並認識澳門工業發展與青洲山的關聯,通過講者的導賞介紹,揭開了青洲山的神秘面紗,還原了不少青洲山的歷史故事。

澳門基金會多年來持續組織本澳文史工作者走進校園及社區舉辦「記憶沙龍」,至今已舉辦115場校園專場、3場大學專場、41場市民公開場及4場社服機構特別場講座,合共163場累計超過13,700人次參與,成為了解澳門歷史文化的品牌活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