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之會
我們趕在夕光落在大地之前出發,驅車到達江門舊船廠時,太陽已達半山腰位置。廣場上人聲鼎沸,嘻哈音樂刺激著每一條聽覺神經,人們美式休閒風的著裝和目不暇接的復古機車仿佛正在揭開舞臺的大幕,把來者紛紛拉進上世紀的美國西部牛仔世界。
江門舊船廠據說建於1954年,曾是江門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重要物證,折射著江門工業的一段輝煌歷史。進入新世紀,這裏不再從事船隻生產,自帶的工業遺風卻催生了獨特的氣質,成為追求時尚的年輕人聚集的聖地。家人隨心走動,我和事先約好的中學師兄枝泉打了招呼,各自點上一杯咖啡,閒談著與車有關的話題。枝泉是汽車自媒體達人,在「知乎」平臺擁有大批粉絲。「這輛俗稱草上飛,好開」「這款避震厲害」「這種後輪特別大,好看夠穩,但其實並不利於轉彎」……枝泉也曾是名機車迷,對現場樣式各異的復古機車,幾乎都能道出個中故事。復古機車是這場嘉年華的絕對主角,美式休閒服裝、中古飾物、男士理髮和老港式茶檔等攤位也點綴其中。一些身穿古著的機車男女,三五成群,四處湧現。當「首領」一聲號令,他們迅速奔向寫著「江門復古嘉年華」紅色大字的背景板前分排站立,等待攝影師爬上扶梯,按下會蹦出機械聲響的單反相機快門。我並非會員,自不參與其中,但當天剛好身穿帶有古著性質的絨毛牛仔夾克,於是便與一輛現場展示的復古機車合照,留作紀念。我倆步進主辦方的美式餐廳,淺藍的頭盔、中黃的手套、棕色的長靴、貼著圖案的夾克等各類機車專用服飾讓人大開眼界,而投幣點唱機、星球大戰版彈珠機則瞬間把人帶到影視作品中,讓我不禁想起枝泉說過的那句,「老闆是位玩哈雷的奇人。」
我倆與現場擺攤的明亮打了招呼。明亮是青年一輩的手工皮匠高手,師承其父的縫製技藝,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回鄉創辦自主品牌「兩針一線」和「gogoout聚物向野」。手工皮製品成本高,價格自然不菲,明亮對之依然堅持不懈,就如他留著的一頭捲曲長髮般罕有。明亮也是一名復古迷,除了衣服和鏡框可作印證,他每次圩集還都會帶上兩輛復古汽車。其中一輛麵包車據說每次只能跑十來公里,稍遠一點就得找拖車牽引;另外一輛旅行版桑塔納則是他的心頭好,改裝後型格十足,似乎已成為他的形象代表。「经常有人叫我去摆摊,接着又要去顺德。」明亮笑著說。這種擺攤頻率,難怪連枝泉都稱他為「城中名人」。
這時,幾位騎手駕駛機車穿梭而去,劃過的機械聲浪彷如這場硬核之會的主題音樂,勾起了我對舊工業時代的絲絲幻想,仿佛已經逝去的那個年代,在這個時刻真的重現眼前,哪怕只是那麼一刹。告別二人後,我與家人相聚,於夜色降臨之際又在服裝攤位上稍作流連,跟來自香港的二手服裝攤主談起了數個美式經典服裝品牌。攤主如遇知音,一臉眉飛色舞,熱情地將曾經過自己身體和歲月洗禮的服裝逐件介紹。「你这件是好货呢!」攤主瞪大了眼睛,視線緊緊咬住了我的牛仔夾克。
三天後的夜晚,星月皆好,我與兩位同學又約在這裏。舉杯閒談間,任憑工業遺風與開年新風交織著穿過肌膚,一時多少感慨,頓覺硬核之地也可觸及內心柔弱之處。其實,機車也好,古著也罷,在某種程度上都在演繹著「鐵漢柔情」的故事,這就如每一位「硬漢」的頭盔與夾克底下,又何嘗沒有包裹著一顆柔軟的靈魂?
作者:楊肖坤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廣東省作家、音樂家、攝影家協會會員,長年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