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走過的澳門
![](https://www.click2macao.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ywsn-1-1024x536.png)
2009年12月20日,我們眺望著一列車隊從右向左駛過,視線所及之處距離腳尖隔著兩條馬路的長度。據說,那車隊的出現,宣告著澳門回歸十周年紀念活動即將開始。那一次,是我第四次踏足澳門,而目光勾勒的那幅畫面,也成了我在澳門無法抹去的印象之一。是的,如果沒有記錯,那次就是為回歸紀念日而去的。
我最早走進澳門,是剛步入大學校門不久之時。四年後回過頭來才發現,當時每年一趟的來回過關,竟成了不成文規定般的赴會。那時候,澳門的一街一巷都彌漫著迷人的氣息,酒店琳琅滿目的自助餐,賭場沒有硝煙的鬥智鬥勇,中葡雙語輝映的白底藍字路牌,窄長石路上膚色各異的人群……這一切都足以讓我駐足回首,在腦海中醞釀發酵出無盡遐想。人們談論著澳門的高消費,但街頭幾乎溢出餐盒的濃香牛雜,速食店量多肉厚的叉燒飯,舊百貨特價的進口麥皮,青洲簡樸茶餐廳誠意滿滿的西多士和凍奶茶,卻足以讓我感歎這性價比之高,在珠三角實不多見。
我懷念在澳門大排檔的第一頓宵夜,家人朋友圍著小圓桌舉杯相聚;在黑色沙灘上留下長長的足印,任由浪花在腳下高低吟唱;在人海中仰望來自異國的煙花爭妍鬥豔,照亮地上此起彼伏的陣陣歡呼。我也時常想起在這裏不期而遇的人和事,這或是相機鋪裏,一位中年老闆跟我相談過後,贈上一句「識嘢喔你」;或是平安夜晚上,有把聲音將我叫住,原來是一對澳門年輕戀人找我幫他們拍張二人照;或是在就餐後將要踏出茶餐廳門口時,那位從臺山前來任職服務員的女子從後而至,笑著給我一聲「靚仔,拜拜」。
如許多人所言,澳門背靠祖國面向國際,人們普遍生活富足,這種鬆弛自然的狀態,給人滋養出一種由內而外的包容和友善。這種包容和友善,又感染著這方水土的外來者,讓其得以跨越民族界限,在這裏找到站穩腳跟的位置和恰當的相處方式,甚至成為遠方老家的經濟支柱。有的新澳門人立足澳門視野覆蓋五湖四海,有的內地青年在這裏踏出了工作的腳步,有的外籍務工人士在異鄉遇上了情同姐妹的雇主。誠然,他們的事業和生活從不簡單輕鬆,但這奮鬥的落腳點,已仿佛天邊的光或暗或明,卻從未熄滅。
2024年國慶日前夕,當我再次踏足這已闊別十五年的熱土,站在主教山瞭望澳門一草一木,想起街道已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氣氛已逐漸濃烈時,儘管雨點輕灑,身上卻分明感到一股熱燙。澳門是「彈丸之地」,面積只有33.3平方公里;澳門又是國際都市,海納百川蜚聲全球各洲。尤其是回歸後的一片安穩繁榮,早已成為佳話。「回歸後,澳門的治安明顯好了起來。」與澳門風雨同行四十多年的一位前輩說。
下一次走進澳門是什麼時候,我不知道。然而,所幸的是,我把文字,把熱情,把友誼,把機遇與挑戰留在了這裏,它們都記錄著我所走過的澳門,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人生的下一站和再下一站,賜予我天地和歲月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