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優先探索數字澳門元在橫琴應用
澳門金融管理局主席陳守信表示,數字澳門元作為澳門特區的法定貨幣,擁有與紙幣、硬幣相同的法律地位及價值。短期內,數字澳門元的研發和推行,主要集中於零售層面。特區政府亦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種法定貨幣」的獨特優勢,結合中央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金融扶持政策,優先考慮探索數字澳門元在橫琴的應用,為澳門居民的跨境生活與就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環境。
陳守信介紹《澳門特別行政區數字澳門元白皮書》時表示,特區政府自2019年底開始構思數字澳門元(e-MOP),一種全新形式的法定貨幣。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掌握CBDC前沿技術的中國人民銀行的全力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數字澳門元白皮書》包括:央行數字貨幣的內涵、數字澳門元的目標與潛在效益、數字澳門元的定位、設計原則,對利益相關者的意義,以及發展藍圖等內容。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定義,CBDC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中央銀行貨幣。CBDC可分為批發型和零售型兩種。批發型CBDC主要供受監管的金融機構使用,用於金融機構之間的轉帳,以及交易結算;零售型CBDC更接近實物貨幣或現金,主要用於消費支付。
將提升升數字澳門元跨境支付功能
陳守信稱,澳門特區研發數字澳門元的目標,是滿足社會對便捷、安全、普惠、具隱私的支付需求,為逐步邁向數字化的澳門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數字澳門元將與現有支付工具相輔相成,應用場景覆蓋多個領域,令中小企業、市民、遊客受益。未來金管局將積極探索數字澳門元在金融機構間,以及跨境支付結算中的應用,並研究數字澳門元與其他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兌換場景,以降低跨境結算成本並提升相關效率。
他又指,數字澳門元的定位將遵循幾項基本原則。數字澳門元作為澳門特區的法定貨幣,擁有與紙幣、硬幣相同的法律地位及價值。短期內,數字澳門元的研發和推行,主要集中於零售層面;但在中長期,隨著相關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和技術變得成熟,金管局將會開展研發批發層面的使用場景,並提升數字澳門元的跨境支付功能。
確保風險可控才全面推數字澳門元
陳守信提到,金管局在數字澳門元體系的設計過程中,按照基礎建設及核心系統開發、內部封閉試運行和全面公開測試三個階段,循序漸進推進工作,以求有效防範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確保澳門特區貨幣體系安全穩定。只有當數字澳門元的基礎設施穩妥齊備,並且運營機構在不同場景中全面測試,確保風險可控時,特區政府才會全面推出數字澳門元。金管局還將持續推動數字澳門元系統,與其他支付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特區的支付效率,以及與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對接,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
據介紹,數字澳門元採用雙層營運模式,金管局負責監督和管理發行、註銷及流通,未來會與各電子支付系統合作,實現不同運營機構的錢包與數字澳門元錢包、銀行帳戶互聯互通,實現普惠金融目標。「數字澳門元」亮點是商戶收款即結算,提升中小企營運效益,將集中探索零售使用場景,而隨着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和技術變成熟,將研究批發使用場景,亦會研發連結數字人民幣和數碼港元,實現跨境實時交易,減少消費者時間和成本。
數字澳門元與現鈔同屬法定貨幣,將推出「軟錢包」和「硬錢包」。其中,硬錢包以卡片形式,將設有自助兌換機,接受澳門幣和多種外幣現金增值;軟錢包則分不同等級,有增值、轉賬、掃碼支付等功能,兩種錢包可透過拍卡綁定或轉賬,方便長者和小朋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