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兜夜與日

沒想到,期待了大半天的天清氣朗會在夜晚降臨。此刻,月光皎潔明亮,勝似玉盤,雲如輕紗般遊移,輪廓層次分明有序,仿佛正在上演一曲無聲的彩雲追月。我和張先生兩個大男人,帶著各自的六歲女兒坐在古兜溫泉池中,四人獨享一池春水,任憑泉水沒過腰間,往胸前輕湧。
暖意於泉亦於人。張先生是我大學同學珊的愛人,首見已是其十年前的婚禮上,當時正值青春;第二次則是在今年十月東莞的一家餐廳,一大盤燒鵝和瀨粉打開了彼此的話匣子;此番便是第三次見面,家庭生活和灣區發展成了繞不開的話題。至於兩位女孩子,別說上次見面還沒搭上線,下午兩個家庭玩飛盤、逛公園時也羞於主動,而這時已然坐在一塊眉來眼去。離開的時候,女兒更悄悄跟我說,要等上萱萱妹妹一起回去呢!回到酒店,這對新朋友已徹底完成破冰行動,坐在沙發背上看水上沖關電視節目,笑得合不攏嘴。只見她倆一位掉了上門牙,一位剛拔下門牙,湊起來正好嚴絲無縫,難怪如此合拍!
昨晚泉中仰觀天色,我和張先生還以為今天必將晴朗,起床後發現頭上密密麻麻的厚雲,多少讓人感到可惜。然而,一切景語皆情語,兩家人毅然決定按原計畫行動,在古兜繼續走走,感受溫泉以外的精彩。我們驅車經過水上樂園、遊船湖泊和玻璃棧道,望見不遠處的古兜山上雲霧繚繞,沿山而上的兩行花花點點,迅速勾起大家的興致。「是纜車!」我們說著,於是往山腳停車,準備登山。我和珊前去購票,張先生則買了兩個許願牌。兩位女孩子俯身在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又分別跟父母商量著,寫上樸素願景,最後一起掛在許願樹上,完成了一場心誠則靈的儀式。
纜車向著斜上方緩緩前行,雲霧隨海拔的增高而稠密,窗外的斜雨也由粉變絲,落在身上帶著些許涼意。我環顧四周,又忙著拿起手機取景,把一次性雨衣放在一旁,無暇穿上。或者說,是置身於這煙霧彌漫之中,仿佛騰雲駕霧遁入仙境,又怎願添上這「俗世之物」?綠樹、黃石和不同顏色的纜車紛紛從雲霧間突然冒現,又從眼前滑向身下,沉沒到霧海中。方才刹那低頭查看照片,抬頭發現四周已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只剩下我和妻女,在纜車的包裹中順著流水線般的繩索往前輸送,渾然不知霧海多深,山高幾許也。直到終點車站於迷蒙中漸現,我才終於對她倆呼道,「到頂了!」
兩家人相繼登頂下車,再次相聚的兩位女孩子馬上走在一起。珊驚歎著,「真是意外收穫呢!」我頂著半濕的背,繼續沿石梯攀登,瞭望臺旁立著一條白杆,對著東西南北伸出利劍般五顏六色的指示牌,以中英文分別寫著北京、巴黎、紐約、拉薩等城市,又在「劍尖」處標記著此地到該城市的直線距離。抬頭仰視,白杆頂部紅底白字印著「海拔350米」「索道全長983米」,真可謂「山不在高,有霧則靈」。我步向臺邊,憑欄俯瞰,盡收霧海蒼茫,感歎老天爺昨夜賜予溫泉月色,今天又送上人間仙境,可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來之安之,安靜感受此時此刻,便不枉人生一趟也。
纜車潛入霧海沿路返回,古兜景色逐漸清晰,重現眼前。兩位女孩子在山下的纜車模型裏合照,比著愛心和勝利手勢,又拉手奔走,愈發親密。下午離別之際,隔著車窗,二人又揮手道別,小臉蛋上寫滿的盡是不舍。
其實不舍的,何止這對新朋友。古兜的山,古兜的泉,古兜的夜與日,這方天地繪就的山水畫,於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作者:楊肖坤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廣東省作家、音樂家、攝影家協會會員,長年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