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聯想曲
帶著妻女赴東莞見珊一家三口的約定,不知不覺已拖了三年。此次成行,沒想到是由「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促成的。我曾在其他城市看過一次動漫展,不知是展出品質還是自己已經不復青春的緣故,那次體驗頗為失望,最後只帶回了一個大頭版的蒙面超人W,放在房間的玻璃架上。這一回主場在被譽為「中國潮玩之都」的東莞,又是主打國家原創,就格外值得期待。於是,近乎說走就走,我和妻女沉浸在博覽會中,在「香港館」看Cosplay人物走臺,在《天天成長記》主題展位購買紀念品和文創,與《仙劍奇俠傳》角色合照,女兒甚是滿足。在展廳出口,珊一手拉著女兒,一手提著戰利品,兩個家庭彼此「勝利會師」。「買了鑰匙扣,她最喜歡收集這個了。」珊笑著說。
身為出生於珠三角地區(當時還沒有粵港澳大灣區一說)的85後,我和大部分小夥伴一樣,是看著日美尤其是日本動漫和特攝作品長大的。舞弄蒙面超人BLACK RX,給聖鬥士漫畫上色,都是幼稚園時候的事情了。到了小學,便嘗試過收集閃卡,熬夜追《龍珠二世》,在玩具店門前的跑道比拼四驅車,盼著父母給自己買「絕對無敵獅人鳳」等等,那份毫無雜質的興奮與激切,如今想起仿佛如在昨天,觸手可及。直到現在,每當談起動漫和特攝作品,頭腦中閃現的依然是過往的種種經典,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復古」的做法,譬如在網絡視頻平臺重溫悟空與菲利、悟飯與斯路的對決,給女兒看《哆啦A夢》(我那時候可是叫《叮噹》呢!)跟《Tom and Jerry》,《小白船》《生命有價》《夢中天使》《仙樂處處飄》這些兒歌更是深深刻在記憶中。
中日文化自古以來緊密相關,單從動漫層面而言,日本動漫形象和故事向來喜歡取材甚至「照搬」中國經典,中國當代動漫則在學習日本作品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近年發展勢頭迅猛,隨之產生「潮玩」文化和產業,讓人欣喜。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作品整體模仿的痕跡還比較明顯,在歷史文化的融合、設計思考的深度、藝術表現的探索、自主品牌的打造以及原創版權的保護等多個方面,挑戰也紛紛立在面前。這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難題,也是突破的機遇。動漫正當時,文化可揚帆,這是社會發展的課題,是一代接一代的課題,路漫漫,卻值得求索。
作者:楊肖坤,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廣東省作家、音樂家、攝影家協會會員,長年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