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代表團出席第75屆世衛西太平洋區域委員會會議

第75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委員會(下稱「區域委員會」)會議於10月21至25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並提出2025至2029年的新願景為「共建西太平洋區域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健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陳永華、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曾潭飛、資訊科技廳資訊系統研發處代處長許永昌、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代處長陳彩環出席了是次會議。

衛生局表示,區域委員會是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的決策機構,由3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組成,每年舉行一次全體會議,討論區域內的重大衛生議題。西太平洋區域目前面臨多項健康挑戰,包括非傳染病和傳染病的疾病負擔、抗微生物藥物耐藥、人口老齡化加速、精神衛生、口腔衛生和煙草管制等;因應新技術快速發展,是次會議亦討論了數碼化健康的創新發展及應用。在會議上,區域委員會決定共同實現未來5年的願景及制定5個行動方向,具體如下: 推動變革性基層醫療,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衛生體系;構建具韌性的社區、社會和衛生體系,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促進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健康; 推動面向未來的健康科技與創新。

今年7月份,衛生局已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性組織所制訂的全球戰略和行動框架,結合本澳的實際情況,制訂並發布了《健康澳門藍圖》(下稱《藍圖》)。《藍圖》以「立足長遠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動員全民參與」為特點,包含了政策方向、行動策略、具體目標和評估指標等內容。《藍圖》貫徹「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結合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資源,將健康元素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當中,並積極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大健康產業的規劃發展。《藍圖》明確訂立了直到2030年,需達致的20項具體目標和52個評估指標,涵蓋了健康風險因素、精神健康、重要慢性病、傳染病等範疇,為建設「健康澳門」的工作指明方向及提供路徑。

衛生局強調,《藍圖》的政策方向、行動策略、具體目標和評估指標,均與區域委員會的健康願景目標一致,將致力推進相關工作,持續加強區域間的緊密合作,全面提升澳門的健康水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