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將指導灣區經濟實現質的飛躍

在2024年兩會工作報告當中,明確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習近平主席曾明確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可見從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制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未來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從經濟學角度看,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飛躍。細化來看,新質生產力可以說是由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作為全新的高水準現代化生產力,正如內地學者直接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於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厚植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科技產業園區建設,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集聚效應,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相信這也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推動整個大灣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堅持走創新科技路線,也必然需要以新質生產力的理論為指導,才能繼續使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作者: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專委 副秘書長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促進會會長 李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