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人才引進計劃四百個案正審批 歐陽瑜:優秀畢業生專才每年200個

歐陽瑜受訪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受訪表示,第二輪人才引進計劃針對首輪計劃進行了優化,對於引進一些在澳門讀書的優秀學生,他們修讀的學科主要在特區發展四大產業相關專業範圍內,且需要在澳門找到緊缺職務清單中相關產業工作,工資比本地學生略高,她估計本澳每年名額不會超過200個。
歐陽瑜表示,新一輪人才引進計劃主要就第一輪進行優化,政府之前公布第一輪相關數字,預計審批的個案約有400個,目前仍有一部分還進行審批中,而第二輪會有一些個案本來是有論文這方面要求,如今會將該要求融合到其職程方面,令整個制度更加優化。
至於第二輪計劃對象包括在澳門高校升讀「1+4」重點產業學科的非本地優秀畢業生,歐陽瑜指出,之前行政長官提到引進一些在澳門讀書的優秀學生,前提條件是他們修讀與特區發展產業相關的專業。政府計算過,本澳這些相關專業大約有20多個,同時都是與政府公布過的緊缺職務清單有相關聯繫。
她還指出,這些專業都是在澳門較難找到人才的範疇,大部分屬於理工類,包括高新科技(如計算機應用、網絡等),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等特區政府要發展的四大產業的範圍內。由於早幾年,本澳這些專業的學生相對比例較少,如今本澳要發展相關產業,亦缺乏這些學生,政府希望在澳修讀有關專業的外地學生當中,有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優才生可以留在澳門。此外,她還特別指出,當中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他們必須在澳門本地找到工作(深合區就業亦不符合要求),而且他們的工資收入水平比澳門本地學生的工資收入水平稍高,政府才會給予他們拘留許可。
優秀畢業生專才每年不超二百個名額
對於在澳高校就讀外地優才生是否會設相關名額,歐陽瑜透露一定會有一個名額,政府曾計算過每一年比例最多都不會超過200個。政府參考過學校的相關評分比例,認為學校不可能突然之間將有關評分提高,因為如果一旦學校作出不合理評分,學校自身世界排名就會下會跌,直言有關工作是「一環扣一環」,目前按比例上看,每年名額不可能超過200個,換而言之目前每年最多僅200個名額。
歐陽瑜還指出,本澳有5家高校,包括公立與私立,開設了一些在世界排名相對前列的相關專業。另外,參考其他地區人才引進政策,如香港會要求相關學生曾就讀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專業學系。澳門則希望這些外地高校學生曾修讀全球排名前50名學系,如果他們可以在澳門找到緊缺職務清單上的工作,而非隨便擔任文員,政府都可以參考在澳門讀書的學生的情況,引入專才。
五萬人戶外場地擬設氹仔
此外,對於行政長官早前提及會向市民提供一個能容納5萬人的臨時戶外演出場地,歐陽瑜表示,政府有一些場地可選擇,目前希望場地設於氹仔,主要位於澳門蛋以及綜合度假村一帶的土地,並透露政府正在檢視這些土地中,希望盡快落實準備好場地後公布。
她還透露,目前政府正嘗試對前述場地進行平整,如果平整後有條件用作相關用途,政府就會盡快對外公布,目標是在明年第一季,有關場地可承辦演唱會。
至於政府收回馬會場地後的相關規劃,歐陽瑜表示目前未有相關資料,個人樂見各界向政府反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