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房地產未見起色處低谷 吳在權倡重開投資居留置業居留
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昨舉行甲辰年新春團拜酒會,該會會長吳在權形容過去一年,房地產發展仍未見起色,也是澳門房地產業40年來處於最低谷及最困難的一年,他直言「澳門房地產3年都唔會有好景」,最近兩個月房地產交易只有約500宗,房地產業預計在短期內未必會有太大的反彈。澳門內需不足人口不夠,他建議特區政府從「觀大勢,謀大局,幹實事」態度,認真思考即時重開投資居留政策及傳統的置業投資居留方案,積極研討本澳高等院校的外地大學生優才留澳就業發展的可能性等。
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甲辰年新春團拜酒會昨下午在萬豪軒酒家舉行,立法會主席高開賢、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楊毅、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兼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名譽會長劉藝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何敬麟、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兼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名譽會長葉兆佳等出席。
去年是40年來最低谷、最困難一年
吳在權表示,簡單而言,過去一年,房地產發展仍未見起色,業界仍處艱難境況,也是澳門房地產業40年來處於最低谷及最困難的一年。澳門要推進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推動「1+4」的多元經濟產業發展方向,他認為需要多層面、多領域的政策措施配合,包括房地產等軟硬件的配合、尤其完善人口政策、擴大內需等等協同方可,否則可謂只屬空談。因為要發展「1+4」多元經濟產業,尤其是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關鍵之一在於需要建設人才隊伍;另一關鍵便是建設相應的場地場所和設施設備,這同樣涉及到如何善用土地及發展房地產。
內需不足致出現大量吉鋪
吳在權又提到,今個春節期間(初一至初八共8天)超過135.7萬旅客來澳,遠超去年同期,而各娛樂場所及旅遊景點更是人山人海。但另一方面,雖理解「澳車北上」等措施落實,有助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亦受到廣大市民支持。但隨著不少市民「澳車北上」以致減少在本澳消費,卻使得不少民生區的中小企業尤其是餐飲行業乃至與房地產相關行業都造成極嚴重影響,對內需消費造成一定壓力。根據他粗略實地點算,全澳各區以車經門口大街為計算的,澳門地區約總共有近700間「吉舖」。
吳在權指出,投資、消費及出口是經濟發展的「三輛馬車」。在推進「1+4」多元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結合澳門實際情況而思,尤其是人口不足、社會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內需問題等情況,宜針對性研制相應的政策措施。
倡重開投資居留和推外地生留澳就業
他認為,政府更應考慮內需不足,積極思考增加人口、引進人才、吸引資金、增加投資的政策,為發展多元產業、針對短板不平衡及擴大內需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更應明晰制訂因社會發展前行與時並進之政策,扶助民生區的各業中小微企重生。
吳在權稱,鄰近地區亦早已重啓投資移民;而爭搶人才在各地從未停止。因此,建議特區政府從「觀大勢,謀大局,幹實事」,認真思考適時重開投資居留的政策措施。同時,是否宜解放思想,立足長遠,因時制異,積極研討本澳高等院校的外地大學生優才留澳就業發展的可能性與方案,以拓充澳門多元優質人才隊伍,助力本澳及深合區多元產業發展。
私樓對象應為外來投資者
吳在權強調,房地產除了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外,對民生尤其是安居樂業同樣發揮重要影響。誠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特區政府在制定房地產政策的考量上,既需要考慮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亦需關照弱勢群體及新婚家庭等民生所需,改善市民住屋需求,完善公、私房屋市場的合理性階梯構建,既照顧弱勢群體,亦應有效引導向上流動,鼓勵奮發有為。整體平衡發展,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他建議政府在原有為民政策下優化「社會房屋為主,經濟房屋為輔」的公屋政策,並優化公、私房屋市場的合理性階梯構建,既考慮外來投資人仕對各類房地產的需求,同樣照顧弱勢群體,更應積極有效的引導青年人努力向上流動,鼓勵奮發有為,更上一層。
為此,他建議政府考慮將社屋租給年青人居住,積聚財富再置業;而私人房地產市場發展對象應為外來投資者,外來人士在澳租住或購買物業。
倡全面取消特別印花稅措施
吳在權預計,在短期內未必會有太大的反彈。若當局能以創造經濟適度多元的總綱下,在政策、稅務、行政措施等方面有效檢討調整及人口增長的前提下,持續優化、盤活消費,增強投資信心,相信房地產業界在自強努力下配合,仍可跟隨社會生存下去。為此,他希望政府持續完善房地產相關法律制度及稅制,尤其涉及土地管理、房地產中介、特別印花稅等相關問題。例如應儘早檢視全面取消特別印花稅措施,提振市場尤其是投資者信心,協助房地產中小微企生存,為特區經濟產業多元發展共同努力。 優化按揭成數規範方面,吳在權建議應調整取消以房價界定住房按揭的成數的措施,交由金融機構自責按專業自行釐定合理的按揭貸款成數,帶動盤活資本市場。